当前位置:首页>研究>学术动态>详细信息
“与时偕行——中国近现代文物与历史研究的新探索”学术论坛会议内容分享
2022-07-29     中国国家博物馆

2022年7月22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华文化学院联合主办的“与时偕行——中国近现代文物与历史研究的新探索”学术论坛在国家博物馆召开。此次论坛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14位,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紧紧围绕“中国近现代文物与历史研究的新探索”这一主题进行了学术研讨。在本次论坛主论题下,设立“中国近现代历史研究的新境界”“中国近现代文物发掘与研究”“历史自信和人类文明新形态”三项分论题,并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李帆教授、中国国家博物馆江琳研究馆员、中华文化学院翁贺凯教授分别担任主持人。为及时与大家分享与会学者最新的研究成果,会议主办方整理出此次论坛所提交的专家发言摘要,欢迎大家关注。

 

第一议题:中国近现代历史研究的新境界

主持人:李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从“新中华民族主义”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史学研究当自觉服务于国家战略断想

郑师渠(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已成了当下国人对中华民族根本特质的一种公认的标准表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更上升为了国家治国理政顶层设计中的重要战略决策,一种关乎中华民族最终实现伟大复兴的“国是”,其已成为重要学术研究新领域,远远超出了单纯民族史研究的范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不断推进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条件下,史学等学术研究应自觉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这不仅是学者的使命,而且是不断提升学术、政治互动的必由之路。

 

海外红色文献的征集整理与利用

金以林(社科院近代史所副所长、研究员)

发言重点介绍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近十年来在海外征集近代中国珍稀文献中有关中共档案。主要包括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哥伦比亚大学藏档案,俄罗斯各级档案馆藏苏共、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相关文献,以及中国台湾地区国民党党史馆等单位藏中共领袖文献等。

 

重视和加强近代中国政治文化史研究的思考

黄兴涛(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重视和强化近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史研究,是实现近代中国政治史和文化史研究双重深化的内在需要,是揭示、解读近代中国政治制度等的变革与主导政治价值、新兴政治观念和实际社会文化意识之间的互动关系及矛盾交合状态的有效途径。他指出,该领域有许多重要课题可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加以综合探讨,有助于打破传统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局限,拓展新的历史认知空间。

 

新时期以来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前瞻

欧阳哲生(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随着全球性新冠疫情的大爆发,以及随之可能出现的世界秩序重组,过去一些比较边缘的历史问题将走向中心,如灾害史、环境史、海洋史、气候史、医疗史(特别是公共卫生史、防疫史)、移民史、华工史,对这些领域的研究将成为社会急需,成为新的学术前沿生长点。如无序动乱、社会动荡、军事战争、区域矛盾、国家冲突这些非常态的变化,将成为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突出问题。站在全球史的制高点上研究中国近代史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中国学者的新的立足点。

 

康有为流亡与保皇会再研究——以澳大利亚为视域

李海蓉(新西兰独立学者)

发言以澳洲保皇会历史为起点,利用近年海外发现的新史料,探讨了以保皇会运动为中心的康有为主导的一系列变革中国的政治运动,包括康有为赢来众多追随者的原因、保皇会在海外华人社会中兴起的过程、遍布世界各地的保皇会网络的运行模式、孙中山所领导的革命派与保皇会在海外的角斗等问题,从而构建全局视野,为晚清政局研究提供新的角度与发现。

 

第二议题:中国近现代文物发掘与研究

主持人:江琳(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

 

中国近现代革命文物的挖掘与研究

刘中刚(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馆长)

发言将革命文物的征集历史概括为部署期、汇聚期、发散期与拓展期四个时段,并就博物馆与院校关于近现代文物研究和近现代史研究相关方法、作用,及其发展变化等进行分析和阐释。发言指出,未来可建构生态史学、社会史学,博物馆的文物系列化研究、中外同类文物的对比研究等,会带来无尽的命题选择。博物馆在用史物证的同时,完全可以走向证物立史的新境界。

 

中国工业遗产的特征与精神表达

李志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发言概括了工业遗产的概念和典型特征,指出中国的工业遗产建筑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并吸收了外来文化的营养,形成了独特的风貌,其工业特性形成了独特的精神表达,从而具有了极重要的文化遗产价值。中国的工业遗产表达出:精确的时间概念;发展民族工业、抗击外来侵略的反侵略精神;争取人民解放的工人阶级斗争精神;探寻民族工业发展的探索精神;生产规范追求表达的精神概念,以及以技术革新为代表的发明创造和崇尚创新的精神等等。工业遗产是一种全新的文化遗产,有待学者专家的进一步研究。

 

博物馆馆藏革命文物研究的三个维度

张伟明(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

发掘整理研究博物馆馆藏革命文物,传承红色基因,是新时代博物馆文物保护利用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对革命文物研究的现状与问题的总结中,提出三个值得重视的维度,即革命历史文物研究的理论深度、历史深度和情感深度。革命文物研究应考证革命文物的来源经过和蕴含的故事,揭示其价值和意义,通过总结革命文物研究的现状与问题等,为深入开展博物馆革命文物研究提供新思路。

 

深入发掘研究、精心策划展示和广泛宣传推介涉侨文物的新探索

臧杰斌(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馆长)

涉侨文物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和世界移民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华侨华人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在融合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世界移民文化和住在国文化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展示、宣传、推介涉侨文物有利于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致力于探索如何面向观众更全面更准确更生动地展示与宣传涉侨文物,着力打造“主旋律”+“新热点”+“侨元素”三位一体的涉侨原创展览体系,大力走“互联网+”的道路,充分整合各涉侨博物馆和各地侨联组织的力量和资源,深入研究和发掘了近现代涉侨文物的文化内涵。

 

以专题文化历史遗产拓展中法人文可持续性综合交流

——以法国蒙达尔纪市留法勤工俭学纪念馆为例

王培文(法国蒙达尔纪旅法勤工俭学纪念馆馆长)

发言介绍了法国外交部和警方记录有关19至20世纪中国留法勤工俭学学生的档案以及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在法后代提供的书信等历史文物。提出通过文物与史迹,推动中法文化交流普及,补正法国大中小学常规史地教学的缺失。发言还提出,新的文物和史料将拓展里昂中法大学在党史研究方面的内容,为勤工俭学史提供新思路诠释。

 

第三议题:历史自信和人类文明新形态

主持人:翁贺凯(中华文化学院教授)

 

历史自信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精神根基

李红岩(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研究员)

历史自信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精神根基。人类文明新形态既包含丰富的实践内容,也包含深厚的理论意蕴;既包含鲜明的中国立场和中国视角,也包含明确的世界情怀与国际视野。今天中国人民的历史自信,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历史自信。一方面,中国人民所建立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与五千年中华文明分不开。另一方面,人类文明新时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凝聚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鲜明特质。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明内涵

张志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所长、研究员)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示范性意义就在于从根本上突破了对现代社会的抽象模仿,从具体社会的具体文明历史条件出发,实现了一种生产力极大释放、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和谐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开创出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与西欧文明所开创出的所谓现代文明形态的根本的不同在于,它是扎根于具体社会的文明土壤,利用具体社会长期积淀的文明历史条件,积极借鉴与吸收人类文明一切有益成果,特别是全面接受欧洲科技文明的洗礼,而开创出的新文明。

 

坚定历史自信:从建立新中国到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张神根(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四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发言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进程出发,提出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具有丰富内涵和鲜明特性。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来自于对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必然趋势的自信、来自于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自信、来自于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取得成就的自信。中国共产党的自信,是真实的,有坚实的史实给予支撑;是正义的,崇尚正义、热爱和平;是科学的,建立在对真理的认识和把握基础之上。

 

文化自信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左玉河(中国社科院历史理论所副所长、研究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中华民族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是文化自信的根基和底气所在。中华文明延续数千年,自有其内在的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改造、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方针。中华文明蕴涵着丰富而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经过重新阐释后,必定会实现创造性转化,并在新的时代环境中获得创新性发展。

 

“与时偕行——中国近现代文物与历史研究的新探索”学术论坛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创建110周年系列学术论坛的第五场。各位专家学者从新时代史学研究的任务、中国近现代历史学科建设和发展、海外文物文献的发掘、博物馆革命文物的利用与展示、中华文明新形态下的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等不同领域提出了新角度和创新性的观点。本次论坛上,不同界别的思想碰撞,为中国近现代文物的利用和历史研究的选题开启了新思路,也将促进博物馆界与学术机构进一步在更广泛领域的交流和合作。


国博举办“与时偕行——中国近现代文物与历史研究的新探索”学术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