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研究>学术动态>详细信息
回望2021 | 国博讲堂精彩回眸
2021-12-22     中国国家博物馆

国博讲堂是中国国家博物馆(以下简称“国博”)面向社会、为公众服务的学术活动之一,也是联系各领域专家学者与社会大众的沟通桥梁,是展现国博业务和研究工作的重要窗口。

2021年,在新冠疫情的影响和常态化防控形势下,国博讲堂仍为观众带来了八场精彩的学术讲座,内容按主题可分为三类,涵盖考古发现、古代青铜器研究以及配合国博展览进行的专题讲座。现将国博讲堂2021年度的讲座重点内容进行了整理,与公众分享。

一、“早期中国”系列学术讲座

这一系列讲座主要邀请长期从事考古发掘与研究的专家学者,从考古学角度考察和探讨早期中国的文化图景,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和丰富的考古遗存图像资料展示,让观众直观地认识到中国早期的文明化进程。

自2020年以来,国博讲堂举办“早期中国”系列学术讲座,在较短时间内就引起了观众的极大兴趣,并得到广泛好评。2020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教授韩建业先生带来《文化上的“早期中国”与中国文明的起源》讲座,阐述了早期中国及早期中国文明的概念,对其形成、发展过程、文明特质与形成机制进行了讨论。10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张弛先生围绕《龙山至二里头——新石器时代世界向青铜时代世界的转变》这一主题,探讨了夏商周三代以前的龙山至二里头文化时期的文明演变格局。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新伟先生在以《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考古学实证》为题的演讲中,结合丰富的考古学证据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问题,放眼世界范围内的其他原生文明,追寻多民族统一中国的最初雏形。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赵春青先生紧扣《早期中国视野下的庙底沟时代》的主题,展现了仰韶文化庙底沟时期的“大同之世”。2021年,国博讲堂“早期中国”系列持续发力,带来了更多精彩呈现。

(一)从原群到国家——中国史前社会的阶段性变化与早期国家的形成

4月2日,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院院长戴向明先生为观众带来了2021年的第一场考古学讲座。他系统梳理了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区域社会组织发展情况,提出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500年之间(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初期),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几个主要文化区内先后出现了特大规模的“超级聚落”,从长江下游的良渚,到龙山时代的陶寺、石峁和稍晚的二里头,可依据考古发现认定为早期国家。在重建中国史前社会发展进程和阶段性变化的基础上,他还重点讲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社会复杂化的发展、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形成过程。

(二)尧舜“中国”——陶寺遗址发掘与研究

7月23日,作为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的发掘者和研究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驽先生根据40年来的考古工作与研究成果,阐明“中国”的本义应为地中之都、中土之国。他从现有的考古资料考察,认为最初“中国”的诞生不仅仅是西周《何尊》铭文记载的“宅兹中国”,而应追溯到距今4000多年前陶寺文化时期的黄河中游地区。他提出,一系列的考古学证据表明,陶寺遗址是尧舜之都,是尧舜时期的“中国”。

这一讲座的主要内容,以《在陶寺遗址中寻找尧舜》为题,于《光明日报》2021年8月28日第10版“光明讲坛”栏目整版刊发,并先后被中国经济网、新浪网等多家媒体转发。

(三)青铜潮下大变局——高科技与东亚大陆社会复杂化的考古观察

10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许宏先生从考古学角度出发,主要对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演进的关系进行探讨。他认为,青铜潮涌入东亚大陆后产生的社会大变局,导致了“最早的中国”形成。五千多年前兴起的欧亚青铜潮,则被认为是最早的“世界体系”。与最早的合金这种高科技伴出的是社会复杂化,各区域城市化、国家化和文明化,这些社会进程都是在距今五千年前后开始的两三千年时间里相继发生的。

 

二、青铜器研究讲座

此类讲座邀请了从事商周考古和青铜器研究工作的专家来馆做讲座,结合考古出土实物资料和文献记载,对特定历史时期地区的物质文化和精神内涵进行归纳和阐释,探寻其历史意义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一)富丽堂皇的唐代铜镜

9月17日,为了配合国博“镜里千秋——中国古代铜镜文化”展览,中国国家博物馆终身研究馆员孔祥星先生以唐代铜镜为题,从三个方面向观众进行介绍。一是点明了唐代铜镜在器形、花纹、铭文以及布局结构上的重要创新;二是从纪年墓所出土的唐镜资料出发,介绍了其在各个时期的主要特点,并重点讲解了瑞兽葡萄镜、花鸟镜、人物故事镜和特种工艺镜。三是从以唐代铜镜为代表的物质材料出发,进一步讲述了繁华的唐朝社会生活和中西文化交流,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生动的古代文化盛宴。

孔先生讲座的主要内容,以《富丽堂皇:铜镜中的大唐气象》为题,于《光明日报》2021年12月18日第10版“光明讲坛”栏目整版发表,先后被新浪网、中国青年网等多家媒体转载。

(二)读金札记(四则)

9月28日,为配合国博同期举办的“礼和万方——商周青铜鼎特展”,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美国艺术—科学院院士李零先生与大家分享了关于青铜器和金文研究的最新成果。首先,他运用历史文献和青铜器铭文材料,对“殷东国五侯”和叔夨方鼎中的“爵”字进行了详细讨论。其次,他结合商周考古工作的出土实物,对文献中的“同瑁”具体为何物提出了新的解读,并列举了相应的文字学和考古学证据。最后,他对学界流行的“鑊鼎”进行阐释,为重新审视青铜鼎的分类与定名提供了可靠的学术观点。这场精彩的学术分享,对人们正确认识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和礼仪制度极具意义。

(三)大克鼎主人的后裔去哪儿了——垣曲北白鹅墓地族属解谜

10月22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长聘副教授韩巍先生为观众解读了周代贵族族属之谜。近年山西省垣曲县北白鹅村发现的春秋早期贵族墓地出土了众多带有铭文的青铜器,一些青铜器上铸有“太保匽仲”“匽太子”“匽姬”等铭文,发掘者认为与姬姓燕(匽)国以及太保召公家族有关。韩巍先生从北白鹅匽氏铜器中的“华”字族徽出发,将其与善夫克、梁其铜器群联系,提出北白鹅墓地与姬姓召公家族和北燕国无关,应是随平王东迁的善夫克所属华氏家族的后裔(或至少是其后裔中的一个分支),为深入认识西周灭亡后的周王朝政治格局和家族网络调整提供了鲜活例证。

 

三、配合其他展览的讲座

此类讲座主要是为了配合国博同期展览而举办的专题讲座,旨在通过专家学者对展品的细细解读,探讨文物背后的故事,深入发掘展陈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带领听众近距离地体悟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

(一)守正创新 ——记中国戏曲学院七十周年 

3月10日,为了配合“薪火相传——中国戏曲学院建校暨新中国戏曲教育70年成就展”,国博讲堂邀请中国戏曲学院教授赵景勃先生,向观众介绍了中国戏曲学院的两次重要转型和新中国以来的戏曲教育事业的发展,分享了“国戏人”持中秉正、规范严谨的艺术风格。他指出,在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中国戏曲学院除了在戏曲高等教育方面进行编、导、表、音、美等学科建设,培养戏曲所需要的全方位的人才外,同时还扩展了普及人才、传播人才的培养,其间既有坚守也有创新,体现了戏曲人的从艺初心。

(二)日常图景——河西画像砖的图像学解读

9月10日,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工艺美术馆学术研究部研究员练春海先生结合国博“图画众生——河西画像砖上的古人生活”展览,和观众分享了这些画像反映的古代社会生活习俗。汉晋时期,河西地区是连接中原与西域的重要文化通道,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驿站,该地出土的文物不仅保留了大量的汉代文化因素,同时,在该地区的汉晋遗迹中也经常发现一些新的元素符号,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景线。此次讲座就是从艺术考古的角度出发,对同期的画像砖展览进行了精彩解读。

 

回望2021年,无论是讲座内容,还是预约模式与听众人数,国博讲堂都做了一定的调整,可以总结为以下两方面特点:

一方面,讲座内容更加贴近国博举办的展览,侧重于文物与考古方面。国博讲堂自举办以来,一直秉持着开阔的文化视野,内容可谓包罗万象。自2019年以来,讲座内容更倾向于文物、考古两类。不仅是因为这两类讲座与博物馆的主体业务联系紧密,而且其内容通常以国博举办的临时展览或馆藏文物研究为中心,更具有即时性、可视性。

另一方面,国博提前发布讲座信息,提供微信公众号预约服务,严格控制现场听众人数。这在应对新冠疫情的新形势下,有助于调控讲座的入座率及国博学术报告厅的容载量。同时,也为喜欢博物馆讲座的听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时间,提前安排预约。

通过举办上述系列学术讲座,进一步提升了国博讲堂作为“文化客厅”的重要学术影响力,也获得了更为广泛的社会关注。国博讲堂以发展文化事业、丰富民众生活为己任,力求将博物馆工作做好、做细,体现了“服务立馆”的办馆宗旨。国家博物馆一直最大程度地利用学术资源,积极策划每一场讲座,争取给观众带来最好的文化享受。随着国博讲堂的影响力不断扩大,逐渐拥有了体验型、对话型的高素质听众队伍。今后我们期待有更多的观众走进“国博讲堂”,共同感受文物考古与中国历史文化的永恒魅力。

(本文所用国博讲堂现场照片,均为张军先生拍摄,特此致谢)

撰文|韩 雪

配图|霍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