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讨活动现场(摄影:余冠辰)
11月6日,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院近现代人物研究所与近现代文物研究所联合举办了“文物见证共和国现代化之路”学术研讨活动。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党校、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中国海关博物馆、北京档案馆等机构的18位专家学者做了主题发言。国博藏品征集与鉴定部、外国文物部、藏品保管部、陈列工作部、书画院等相关部门的专家与专业人员出席研讨活动。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白云涛在致辞中表示,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大踏步进入工业化时代,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且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国家博物馆作为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使命,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以文物讲好中国故事,是中国国家博物馆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武力在“文物是伟大时代的重要见证”主题发言中表示,我们正处于伟大时代,从文物角度讲,如何把新中国70年历史留存和传承下来至关重要。特别强调,文物保护刻不容缓,要重视对工业文明遗存的保护,要将文物保护与研究结合起来,要通过多种渠道和平台,组织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文物保护。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院名誉院长、终身研究馆员夏燕月在总结发言中表示,研讨活动具有较高的学术含量,对博物馆工作有积极推动作用。特别强调,要树立“为了未来征集今天”的意识,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文物征集工作。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的重要论述,并将这一重要理念贯穿于当代中国史文物征集和展览展示工作中。
与会专家还就水利文物、水利遗址与新中国水利史研究的关系,文物与邓小平生平思想研究的关系,“现代化之路——共和国七十年”展、“中国科学院创新成果展”等展览的特色设计,国史文物的概念、分类、建档、征集和利用等进行了研讨。
与会嘉宾合影(摄影:季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