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发言:《乾隆时期宫廷绘画中出现民族服饰妃嫔成因浅析》
随着档案的公开、文物影像的公布,档案和绘画向我们展示了皇帝内廷女性民族构成的多样性。乾隆皇帝执政时期,绘制了大量具有纪实性的宫廷绘画,在这些宫廷绘画中除了皇帝本人,还包括有乾隆皇帝的后宫妃嫔们。目前公开的故宫博物院藏乾隆时期宫廷绘画《清人万国来朝图轴》、《清人画弘历塞宴四事横轴(掼跤)》、《清人画崇庆皇太后八旬万寿图贴落》三幅绘画,出现有满、蒙、回、汉多民族的妃嫔形象。本文结合文献资料,对绘画中后妃的身份进行分析,并对画作缘何出现民族服饰后妃的成因做出浅析。
三幅画作都曾是乾隆时期重要宫殿使用的贴落,在反映重大政治事件具有纪实性质的贴落上绘制穿着满、蒙、回、汉等民族服饰的宫廷妃嫔形象。结合三幅画作绘制的时间,以及外藩蒙古和回部妃嫔进入宫廷的时间,均在乾隆重要的平定准葛尔部和平定回部战争之后,是皇帝民族联姻政策的一部分。后宫女性民族来源的多样性,正是皇帝统御四海的体现。事实上,不仅绘画中体现了乾隆时期后宫穿着本民族服饰的史实,文献档案也说明,在清代顺治、康熙、雍正、乾隆朝,都不同程度存在着汉、蒙、回等民族的妃嫔身影,宫廷中存在着民族服饰的制作和穿用情况。她们被允许穿着本民族的服饰在宫廷中生活,真实宫廷服饰的复杂性远超我们惯常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