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博老专家回信精神,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党组工作部署,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聚焦主责主业,强化服务意识,创新管理服务手段,充分发挥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和文化客厅作用,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一、观众服务
2024年,国家博物馆严格落实“限量、预约、错峰”的原则,全年开放317天,累计接待观众6956830人次,平均每天接待观众近2.2万人次,同比增长3%。各年龄段观众比例为:0-18周岁占20.15%;19-35周岁占42.29%;36-59周岁占30.48%;60周岁以上观众占7.08%。35岁以下的观众占比超过60%,年轻人已成为国家博物馆观众的主力军。
优化场馆导览服务方式,将咨询服务台迁移至大厅北区西侧,增设27台手语导览器,增加现场寻人广播系统。通过热线电话提供观众咨询138147次,服务台接受观众咨询827357次,母婴室累计为2657个家庭提供服务。租借婴儿车1187次,租借轮椅2655次,收到观众遗失物品2644件次,协助观众认领遗失物品977件次,提供便民医疗服务共计1967次,广播寻人70件次。
二、安全保障
牢固树立包括政治安全、人员安全、文物安全、场馆安全、设备安全等在内的大安全观,营造更加安全、有序、舒适的参观环境。面对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的新形势,国家博物馆高度重视,在调整开放时间和预约规则、提升预约服务系统防“黄牛”技术能力、采取法律维权手段、增强舆情监测和舆论正向引导、优化观众服务举措、加强与北京市公安局联防共治等方面多措并举,防范“黄牛”取得突破性进展,切实维护观众合法权益。
配合地区做好国事外事等重大会议活动维稳安保,落实制高点管控、外围卡口看控、特殊人群摸排等措施。为确保核心区消防安全,全馆禁止驶入、停放电动自行车。
依法依规履行安检职责,全年执行勤务、接待等公务活动保障任务561次。检查观众携带包裹4180146个,检出禁限带物品180319件。制止违规讲解人员271次,处置各类突发事件196起。
三、陈列展览
坚持展览是博物馆最重要的公共文化产品,不断提高策展能力,持续推出优质展览,全年举办各类展览58个,其中包括“古代中国”“复兴之路”“复兴之路·新时代部分”等3个基本陈列,“中国古代佛造像”“中国古代瓷器”“中国古代玉器”“数说犀尊”“科技的力量”等13个专题展览。举办“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英模蜡像展”“岐阳世泽——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李文忠家族文物展”“冰路征程——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成就展”“凤凰故国——青铜时代曾楚艺术展”等22个国内临时展览。推动“吉金铸史——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镜里千秋——中国古代铜镜文化”“数风流人物——明清肖像画展”等11个国内巡回展览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湖北、重庆、四川、新疆等省市展出。与境外文博机构合作,举办俄罗斯“俄宴风华——克里姆林宫博物馆藏饮食文物精品展”等6个入境展览,在匈牙利推出“食味中华——中华古代饮食文化展”,在韩国联合主办“三国三色——东亚地区的漆器”等3个出境展览。
2024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一览表
基本陈列 |
||||
序号 |
展览名称 |
展览时间 |
主办单位 |
展厅 |
1 |
古代中国 |
长期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北20-25 南15-20 |
2 |
复兴之路 |
长期(2024年10月28日闭展改陈)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北5-7 北12-15 |
3 |
复兴之路·新时代部分 |
长期(2024年10月28日闭展改陈)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南5、南10 |
专题展览 |
||||
序号 |
展览名称 |
展览时间 |
主办单位 |
展厅 |
1 |
屹立东方——馆藏经典美术作品展 |
2019年8月—2024年9月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中央大厅 |
2 |
风展红旗如画——馆藏红色经典文物展 |
2024年9月29日至今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中央大厅 |
3 |
镜里千秋——中国古代铜镜文化 |
长期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南14 |
4 |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 |
长期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北18 |
5 |
中国古代钱币 |
长期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南11 |
6 |
新中国首座大型低速回流风洞 |
2021年5月—2024年11月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三层平台公共空间东区 |
7 |
科技的力量 |
长期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二号中央大厅 |
8 |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 |
长期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北11 |
9 |
中国古代瓷器 |
长期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北17 |
10 |
中国古代书画——明清绘画中的山水行旅 |
2023年3月—2024年12月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南12 |
11 |
数说犀尊 |
长期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北16 |
12 |
中国古代佛造像 |
长期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南13 |
13 |
中国古代玉器 |
长期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北19 |
临时展览 |
||||
序号 |
展览名称 |
展览时间 |
主办单位 |
展厅 |
1 |
东方故乡——中华大地百万年人类史 |
2023年6月21日—2024年1月9日 |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南3 |
2 |
中国白——德化白瓷展 |
2023年8月25日—2024年7月3日 |
中国国家博物馆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 |
北1、北2 |
3 |
澄古匠心——伍炳亮家具艺术展 |
2023年9月28日—2024年6月2日 |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 |
北10 |
4 |
百年巨匠 百年史诗——百位大师风采特展 |
2023年9月28日—2024年1月14日 |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南1、南2 |
5 |
远古江南·海陆山河——河姆渡文化发现50周年考古成果特展 |
2023年11月7日—2024年4月19日 |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 浙江省文物局 中共宁波市委 宁波市人民政府 |
南4 |
6 |
共同家园——大自然的奇迹 |
2023年11月16日—2024年5月12日 |
中国国家博物馆 国家自然博物馆 |
南6、南7 |
7 |
河山在望——梁世雄捐赠作品展 |
2023年12月12日—2024年9月13日 |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 |
南8、南9 |
8 |
青春作赋思无涯——王蒙文学创作70周年展 |
2023年12月21日—2024年8月25日 |
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作家协会 中央文史研究馆 |
北8 |
9 |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英模蜡像展 |
2024年1月9日至今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北9 |
10 |
共建“一带一路”共创美好未来——第七届中国图片大赛典藏作品展 |
2024年1月20日—7月7日 |
新华社中国图片社 |
北3 |
11 |
岐阳世泽——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李文忠家族文物展 |
2024年1月25日—9月17日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南3 |
12 |
笔墨新章——中国画学术邀请展 |
2024年1月31日—6月22日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南1、南2 |
13 |
龙肇新元——甲辰龙年新春文化展 |
2024年2月6日—8月27日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北4 |
14 |
紫玉瓯心——中国建窑建盏文化展 |
2024年6月27日—2025年1月5日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南6、南7 |
15 |
冰路征程——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成就展 |
2024年6月28日—10月20日 |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
西大厅 |
16 |
集大成智慧 塑智造未来:设计智造与高质量发展特展 |
2024年6月29日—8月26日 |
中国美术学院 |
南4 |
17 |
熔铸古今——八十而立朱炳仁艺术展 |
2024年7月13日—10月7日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南1、南2 |
18 |
惠世天工——河北曲阳石雕艺术展 |
2024年7月24日开展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北1、北2 |
19 |
禅风雅意——岭南寺僧书画暨海幢寺文化展 |
2024年7月25日—8月24日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北3 |
20 |
文脉共生——袁小楼绘画展 |
2024年8月25日—10月13日 |
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 |
北10 |
21 |
凤凰故国——青铜时代曾楚艺术展 |
2024年9月14日—12月22日 |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北省文物局) |
北4 |
22 |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进京作品展 |
2024年9月27日—10月24日 |
文化和旅游部 |
南3、4、8、9 |
巡回展览 |
||||
序号 |
展览名称 |
展览时间 |
主办单位 |
展厅 |
1 |
人格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图片展 |
2024年1月1日—3月31日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苏州革命博物馆 |
2 |
人格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图片展 |
2024年4月16日—7月16日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中国共产党杭州历史馆 |
3 |
吉金铸史——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
2024年4月28日—7月28日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三星堆博物馆 |
4 |
人格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图片展 |
2024年5月17日—9月19日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 |
5 |
镜里千秋——中国古代铜镜文化 |
2024年5月18日—9月18日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
6 |
人格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图片展 |
2024年6月22日—8月4日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上海市松江区博物馆 |
7 |
人格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图片展 |
2024年7月23日—11月1日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秋收起义纪念馆 |
8 |
人格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图片展 |
2024年9月26日—12月27日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博物馆 |
9 |
人格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图片展 |
2024年9月30日—10月30日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乌鲁木齐市烈士陵园 |
10 |
润泽东方——国博馆藏革命题材美术作品巡展 |
2024年12月26日—2025年3月26日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 |
11 |
数风流人物——明清肖像画展 |
2024年12月27日—2025年3月30日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深圳博物馆 |
进出境展览 |
||||
序号 |
展览名称 |
展览时间 |
主办单位 |
展厅 |
1 |
守护与重光 |
2024年6月6日—9月17日 |
中国国家博物馆 冲突地区遗产保护国际联盟 |
南三层平台及走廊公共区域 |
2 |
浴火重生——巴黎圣母院增强现实沉浸式展览 |
2024年9月12日—10月20日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北3 |
3 |
美的多元——古希腊的艺术与生活 |
2024年11月6日—2025年6月5日 |
中国国家博物馆 希腊文化部 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 |
南1、南2 |
4 |
率真与真实——卡拉瓦乔的艺术世界 |
2024年11月8日—2025年3月底 |
中国国家博物馆 意大利驻华大使馆 |
南3 |
5 |
俄宴风华——克里姆林宫博物馆藏饮食文物精品展 |
2024年11月21日—2025年3月16日 |
中国国家博物馆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博物馆 |
北10 |
6 |
星光云水——星云大师的笔墨情怀主题书法展 |
2024年11月26日—12月25日 |
中国国家博物馆 财团法人佛光山文教基金会 |
北8 |
7 |
三国三色——东亚地区的漆器 |
2024年7月10日—9月22日 |
中国国家博物馆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 |
8 |
吉金耀华——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 |
2024年9月6日—11月10日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澳门艺术博物馆 |
9 |
食味中华——中华古代饮食文化展 |
2024年10月16日—2025年1月19日 |
中国国家博物馆 匈牙利民族志博物馆 |
匈牙利民族志博物馆 |
四、藏品征管
继续加大征集力度,全年征集国内各类实物资料1268件(套),其中近现代文物735件(套),古代文物42件(套),艺术品491件(套)。持续推进国史文物抢救工程、时代物证进国博行动、记忆中国项目,征集入藏毛主席巨幅书法作品《沁园春·长沙》、“华龙一号”核电技术、“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同志等相关实物资料。古代文物征集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征集春秋绾甗、金代河津窑瓷枕、明代敕命瓷板画等传世文物。全年共征集外国玻璃器、外国钱币、伊斯兰陶器、海外华侨实物、海外重点工程建设实物等域外中国文物和世界多元文化代表性物证1047件(套),其中外国工艺美术品146件(套),海外中国实物292件(套),海外中国图像史料609件(套)。
持续提升藏品管理能力,启动藏品账册、档案信息化工作,对百年来国家博物馆藏品账册、档案进行信息化录入,全年完成采集量161924张。持续推进藏品定级工作,开展定级工作38次,完成33780件文物定级,其中新确定一级文物37件、二级文物494件、三级文物3319件。
不断提高文物保护水平,完成文物评估3173件(套)、保护修复417件(套)、复制/传拓92件(套)、文物分析检测537件(套)。完成文物三维数据采集423件,后期制作421件,出版级高清影像采集2886件,展览数据采集26个,照片扫描6189张。
五、科研活动
深入推进博物馆学名词编写工作,已完成4000多个名词词条收选,组织协调6轮21次博物馆学名词评审活动。举办“新出土青铜器研究——第五届中国古代青铜器学术研讨会”“考古发现、古文字与商代西土学术报告会”等学术会议56场,国博讲堂等学术讲座48场。组织申报国家级、省部级基金项目及各类横向科研课题107项,立项24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0项。与最高人民检察院、深圳市人民政府、腾讯等11家合作主体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4份,实现双方优势互补、互惠共赢。
出版《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玺印卷》《五星红旗是如何诞生的?》《匠心守真——手迹类文物临摹复制技艺研究》等学术著作34部、展览图录18部,发表学术论文302篇,发布专利5项、标准1项、软件著作权1项,创作艺术作品27件,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1项。围绕工作重点和科研规划招收博士后7人。
扎实推进人才培养工作,累计培训9701人次。充分发挥藏品资源和人才资源优势,结合“文博行业人才培养工程”目标方向,举办“寻龙博物——文物里的中华龙鉴赏”“青铜文明之光——国家博物馆青铜器鉴赏(第二期)”等行业类培训6个,累计培训7791人次。发挥馆内外专家传帮带作用,提升馆内青年人才职业技能,举办藏品研究类、文物鉴定鉴赏类、文物保护修复类、展览设计类等25个职工技能专项培训班。举办政治理论和党性教育培训班4个,累计培训1910人次。
六、社教传播
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为广大观众提供展览讲解、教育活动、志愿服务等公共教育服务。全年完成公益讲解7336场次、公务讲解1047场次、收费讲解1541场次,开展教育活动170场次,承接北京市教委委托的“七个一”活动1326批次,累计服务观众约44万人次。推出精品讲解、定制精品讲解等分众化讲解服务,举办“专家讲解周”系列活动,推出12期116场次的专家讲解活动。优化中华文明研学课程,编撰“古代中国”青少年读本、漫画,“古代中国”通识系列活动获评“首届全国文化遗产研学十佳案例”。全年使用“古代中国·通史”与“古代中国·通识”系列课程实施夏/冬令营6期48场次,周末研学营50场次,举办“国博公共考古体验营”6期。拓展志愿服务领域,招收53位社会优秀人士充实国博志愿者队伍,招募团体会员2家。培育“春雨工程”“青少年文化宣讲”等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全年累计为公众提供志愿服务达15554小时。
完善立体化展览宣推工作机制,开展展前、展中、展后全流程宣传,举办展前媒体通气会,增加媒体探展活动,组织新闻发布活动37场。官方网站、APP和小程序、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学习强国、小红书等十余个新媒体平台和账号安全运营,年稳定受众逾6000万,官方网站年度浏览量近2400万,APP和小程序年度访问量突破1500万。持续推动文物活化利用,《中国国家博物馆虚拟数智人“艾雯雯”》入选中国互联网协会评选的第三届数字人精品秀暨数字人场景应用典型案例,并在2024年首届中国数字人大会中展出。“中华文明云展”荣获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联合评选的2024年度“中华文物新媒体传播精品推介”。
七、国际交流与合作
配合“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与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合作举办“美的多元——古希腊的艺术与生活”展。自11月6日对外开放以来,累计接待观众近12万人次。为庆祝中俄、中匈建交75周年,分别在馆举办“俄宴风华——克里姆林宫博物馆藏饮食文物精品展”,赴匈牙利民族志博物馆举办“食味中华——中华古代饮食文化展”。此外,还举办“守护与重光”展、“浴火重生——巴黎圣母院增强现实沉浸式展览”“率真与真实——卡拉瓦乔的艺术世界”展、赴韩国联合举办“三国三色——东亚地区的漆器”展览等。完成“中国古代钱币”“龙肇新元——甲辰龙年新春文化展”等15个展览及6个公共空间展示的文字说明中译英项目。
以“人工智能时代与博物馆的文化使命”为主题成功举办第三届全球博物馆馆长论坛,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50家博物馆馆长及代表、驻华使节、国际组织代表等百余位嘉宾参会。派代表参加第十三届中日韩国家博物馆馆长会议。启动与哈萨克斯坦联合考古计划,派专家赴哈萨克斯坦、阿联酋等国进行考古遗址考察。
积极推介国际博物馆学优秀学术成果,《中国国家博物馆国际博物馆学译丛》第一辑10种书于2024年1月出版,《光明日报》《中国文物报》《文汇报》《博物馆管理》等报刊发布多篇新闻、书评和专题文章,并于佳作书局举办“策展人系列讲座”开展线上作译者对谈。国际传播书系之一《中国古代服饰文化》(英文版)于2024年12月出版。
充分发挥文化会客厅作用,全年接待外国及港澳台来访参观团组401批次、8267人次,其中接待各国政要30余位。派出因公出国(境)团组27个,共92人次。与卡塔尔博物馆管理局、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沙特博物馆委员会、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博物馆等文博机构和文化主管部门签署10份境外合作文件。与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等开展人员互访和学术交流。
八、文创开发
“国博衍艺”推出凤冠冰箱贴、凤冠八音盒、凤冠金属拼插玩具,机甲拼插玩具、国博护照、考古盲盒、马面裙等文创新品212余款,出现多款备受观众喜爱的爆款产品,直接带动社会就业超千人,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国博美馔”推出雪糕类、蛋糕类、盲盒类以及特色产品“国博美馔冷泡茶”等33款新品。
积极对接社会资源,与行业头部品牌进行授权合作。联手“巴拉巴拉”品牌授权合作开发男女童新年服饰12款。与“冷酸灵”品牌合作通过授权产品让“文物”走进千家万户。联合吴裕泰推出“花语言茶”礼盒与“四季美裕”“吉时巧裕”礼盒。获得CLE品牌授权金星奖-优秀文博艺术类授权IP奖。
响应文旅展示活动,宣传优秀文化创意产品。参加第十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香港国际授权展等9个会展项目。获得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最佳展览展示奖。参加法国巴黎博览会,践行文创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