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中国国家博物馆志愿服务队赴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开展2025年“春雨工程”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边疆行活动,通过博物馆业务培训及中华文明研学课程进校园,以文化春雨为边疆民众送去温暖与滋养。
活动中,国博团队结合当地文博同行实际需求定制培训内容,提供精准化、高质量的专业培训支持。
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物馆,国博志愿服务队以“新时代博物馆需要什么样的讲解员”为主题,围绕新时代讲解工作的特点与发展趋势、讲解员素养提升等内容,为当地多家文博单位的讲解员与志愿者,分享国博讲解服务的先进经验与创新理念。
国博志愿服务队还围绕“基于馆藏资源的博物馆课程研发”主题,以国家博物馆中华文明研学“古代中国”通识课为例,系统讲授了国博研学课程从前期策划、内容设计到落地实施的完整流程与核心思路。
除了培训活动,国博志愿服务队还与当地博物馆社教人员展开了深入座谈,分享了国博在社教活动实施、课程体系建设、志愿者团队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并充分了解了边疆博物馆社教工作的发展需求,为后续精准开展文化润疆工作奠定基础。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博志愿服务队为边疆学校准备了两堂生动的中华文明研学课程,并赠送国博编写的科普读物,陪伴孩子们成长。
在霍城县惠远镇则徐中心学校,国博老师带来“古代中国·通识”系列课程之“科技之光——中国古代的造纸术与印刷术”。通过文物讲授、纸张辨识及雕版活字印刷体验,让孩子们了解两项发明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感悟工匠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在伊宁市第十六中学,国博老师为学生讲授“古代中国·通史”系列课程之“夏商西周时期”。课程依托国博“古代中国”基本陈列,结合初中历史教学,以文物故事串讲历史,启发学生思考文物背后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内涵,了解青铜时代礼乐文明与伟大创造,感受文物、历史与课堂学习的紧密关联。
本次“春雨工程”系列活动,为新疆伊犁地区的博物馆同行及青少年提供了丰厚的中华传统文化滋养,为当地文博与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未来,中国国家博物馆将依托资源优势深化“春雨工程”志愿服务工作,为文化润疆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