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教>最新活动>志愿服务>详细信息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国博展厅里的“少年解说团”:带你沉浸解锁古人创新精神
2025-06-17

2025年6月14日,在第九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际,中国国家博物馆“科技的力量”展厅迎来了一个特殊的解说团——来自“国博-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志愿服务队”的少年志愿者们。他们以“青衿妙语传遗韵,智展新章启古华”为主题,用青春之声为公众讲述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成就,让沉睡千年的文物焕发鲜活光彩。

 

少年接力,文物“开口”说话

 

本次讲解涉及天文、医药、营造法式等7个方面,8名小志愿者化身文化信使,带领观众穿梭于展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24件代表性文物背后的科学原理与历史故事娓娓道来。从日食甲骨、错金干支仪到“节气神器”土圭,从《本草纲目》《针灸图册》到乘云绣绮,每一件文物都在他们的讲述下“活”了起来。“原来指甲盖大的铜仪,竟能组合出六十甲子!”观众李女士在错金干支仪前不禁感叹古人的计时智慧。

 

小志愿者讲解员在给观众详细讲解文物

 

趣味互动,观众沉浸体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小志愿者讲解员正带领观众们吟诵“二十四节气歌”,大家在节气韵律中感受天人合一的古老智慧。

本次活动不仅注重讲解,更强调参与,现场气氛活跃,充满思辨乐趣。跟着小志愿者的讲解,观众们仔细观察展柜中《吉祥遍至口和本续》木活字印本,从细节中破解活字印刷的奥秘;围绕《都江堰渠首枢纽布置及都江堰鱼嘴结构图》展开热烈讨论,分析其精妙设计。

“孩子抢答都江堰结构时眼睛发亮,这种体验比课本生动多了!”带儿子参加活动的张先生感慨道。

互动中表现出色的观众还收获了小志愿者们亲手制作的文物主题书签、冰箱贴等文创小礼。

 

观众积极参与互动,回答问题获得小志愿者讲解员自制的文创纪念品

 

薪火相传,文化自信生根

 

活动尾声,观众们写下“声入千载”“妙语连珠”等鼓励性话语的卡片,为讲解员点赞。志愿者白金子表示:“讲解时,大家专注的眼神和踊跃的提问,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让文物活起来’的意义。”

 

 

“国博-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志愿服务队”在“科技的力量”展厅前合影

 

一器一物,凝结先民智慧;一言一语,传递文化薪火。这群少年以博物馆为课堂,用真诚与学识架起公众与文明的桥梁,生动诠释了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让文物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科技的力量”展厅内,青春的声浪与千年的文明回响交织,彰显着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生命力。

 

撰稿人:黄敏

摄影:胡雪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