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教>最新活动>教育活动>详细信息
国家博物馆“中华文明研学”课程走进山西娄烦官庄村
2025-04-29

2025年4月中旬,中国国家博物馆社会教育部的教师们来到山西娄烦县官庄村,开展了“让文物走出展柜,让美育扎根乡土”中华文明研学教育课程进乡村活动。活动通过流动展览、教室教学、实践探索、动手体验、非遗演奏等多种形式,为乡村居民搭建起一座连接历史与现代的桥梁,助力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

“天地同和——中国古代音乐文化”是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华文明研学“古代中国”通识系列中的经典课程。活动首日,国博社教部的两位老师便与官庄村的孩子们一起在美妙的音乐中开启了学习体验和动手创作之旅。课程以国博馆藏精品文物为依托,邀孩子们了解骨笛、陶鼓、编钟、编磬、古琴等流传千年的古代乐器,引领孩子们探索音乐的起源、分类与传承发展,并进行了有趣的体验活动,如试奏编钟、试吹陶笛、试弹古琴等。孩子们兴致盎然,沉浸在流传千古的八音之美中,不亦乐乎。“天地同和”千年礼乐进乡村,课堂上,孩子们展现了很好的发现美、靠近美、理解美、展现美的天赋,在乐音的旋律声中创作出许多令人赞叹的手工作品。课后,孩子们纷纷表示,希望有机会能够来到北京,走进国家博物馆,亲眼看看课堂上学习到的珍贵文物。

 

 

 

 

“古文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学实践项目”成果——“中国古代汉字之金文教育流动展览”也在此次活动来到官庄村。展览对标学校课本内容,面向中小学生群体,将历史文化与文物知识巧妙结合,充分运用知识问答、互动体验、闯关游戏等多种形式,带领小观众们深入探索青铜器铭文背后的故事与历史密码。“吉金铸史”,中华文脉润心田。展览反响良好,预计延期至“五一”假期之后,以期让更多的孩子能够领略展览,体会中华文明的辉煌灿烂。

 

 

在此次活动中,国博研学课程还与乡土非遗音乐充分结合,让收藏在博物馆中的文物与官庄村的非遗技艺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活动在官庄村锣鼓队奏出的铿锵有力的鼓点开启,本地八音乐团在国博社会教育课程当中穿插演绎,其中山西传统曲目《大得胜》更是将课程与演奏推向高潮。唢呐的激越、笙管的浑厚、弹拨的灵动与鼓点的昂扬,再现了古代“八音和鸣”的恢弘气象。当地民间艺人表示:“这次活动让非遗技艺重回乡土舞台,也让年轻人更懂祖先的智慧。真是棒极了!”

 

 

此次国博社会教育课程进乡村活动,既是认真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扶贫帮困工作的指示与要求,也是“文博资源下沉乡村”的创新实践,是“让文物走出展柜,让美育扎根乡土”的有效尝试。活动不仅展示了国家博物馆丰富的历史、艺术、文化资源,普及了中国古代音乐知识,也激发了村民的文化认同与创造力,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鲜活力量。官庄村委会工作人员激动地说:这次活动真是意义非凡又充满惊喜,村里幼儿园小朋友到年逾古稀的老人,都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