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通识系列课程周末营,每个周末都会推出不同主题的课程,供孩子们来开启知识的大门!
中华文明研学“古代中国”通识系列课程以主题式探究为核心,紧密结合中小学生知识结构,围绕科技发明、艺术之美、非遗传承、乐舞服饰等方面展开,现已涵盖古代青铜、医药、音乐、饮食、服饰、书画等12大主题,横向展示中华文明的独特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2024年,获评首届“全国文化遗产研学十佳案例”。每堂课程均包含展厅讲解、教室教学、实践探索、互动体验等多维授课形式,欢迎(7岁到12岁)孩子们前来,在博物馆沉浸式感受历史的鲜活与魅力。
(报名方式方法,及课程时间安排,详见文末)
【中华饮食文化】
《精烹细作》
本课程将以馆藏精品文物为线索,逐一展示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重要的食材来源,各类食具器型及功能,古典菜肴的加工处理方式以及现代饮食活动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等有趣的历史细节。通过互动问答和游戏体验的形式,带领孩子们进一步认识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中的典故和古今饮食观念的异同等。
蝉纹窃曲纹铜匜(yí) 西周
铜甗(yǎn) 西周
【中国古代绘画文化】
《造化心源》
本课程将以馆藏精品文物为线索,沿着历史脉络展开一场古代美术之旅,在这场 “寻美”的旅途中,既能通过名家名作、经典文物,感受中国古代绘画之美,了解中国古代绘画的“前世今生”,又能在赏鉴中领悟中国画的“观看之道”,还能在对画摹写和动手创作中与古人对话,体验美、感受美、收获美,身临其境感受“美”的发现与创造。带领孩子们对古代绘画艺术产生更为全面且真切的认知。
贵妇出游画像砖 南朝
水竹居图 元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
《科技之光》
本课程将以馆藏精品文物为线索,展示中国古代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诞生、发展和传播的历史,并通过科学小实验、闯关游戏等环节,带领孩子们直观认识古代科技为推动人类文明进程做出的巨大贡献,感悟工匠精神,激发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旱滩坡带字纸 东汉
青铜火铳 元
【中国古代医药文化】
《仁医仁术》
本课程将带孩子们学习中国传统的医药文化历史,了解中医的诊治方式、人体经脉和穴位、中草药的药性和应用以及中医对世界医学领域的贡献和深远影响。孩子们还可以学习导引术或药材搭配,通过体验活动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学以致用、强健体魄。
针灸铜人 清仿宋
金医针 汉
【中国古代茶文化】
《古韵茶香》
本课程将带孩子们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和文化背景,借助文物着重认识粥茶法、煎茶法、点茶法、泡饮法等古代饮茶方式,并对每个时期典型茶具的器形具有一定辨识能力。通过体验活动,感受中国古代茶文化悠久的历史,认识饮茶活动的情感交流功能,体味中国古代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吉州窑玳瑁釉碗 宋
红银里三清茶锺 清
【中国古代青铜文化】
《吉金铸史》
本课程将带孩子们认识什么是青铜器,了解青铜器的铸造过程,通过学习青铜器的发展史,知道青铜器的用途和分类,并进一步带领孩子们系统探究青铜器造型、纹饰和铭文的发展变化,探究其所承载的历史信息。孩子们可以在手工活动中更为真切地感受青铜器之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后母戊”青铜方鼎 商
四羊青铜方尊 商
【中华汉字文化】
《古今一脉》
本课程将以馆藏精品文物为线索,从社会背景、书写方式、文化载体和艺术性四个维度展示汉字文化。带领孩子们探索学习展览中与汉字相关的文物,了解汉字的起源、发展和演变,感受古今汉字的一脉相承。在实践活动中,孩子们将体验汉字承载的文化脉络在今天的传承、发展与创新,将自己的独特创意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学以致用,在游戏与创作中感受汉字文化的魅力。
“有出虹自北饮于河”刻辞卜骨 商
熹平石经 东汉
【中国古代音乐文化】
《天地同和》
本课程将带孩子们了解古代中国的音乐历史文化,充分感受乐器承载的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与丰富内涵。通过欣赏展厅中的古代乐器和相关文物,聆听古代乐器演奏出的动人旋律,激发孩子们对中国古代音乐的浓厚兴趣。孩子们还可以通过手工制作、小游戏、角色扮演、试奏乐器等活动,感受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深厚宽广。
青铜编钟,战国·楚
骨笛 新石器时代
【中国古代瓷器文化】
《泥火造物》
本课程将以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瓷器文化”展为依托,带领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瓷器的发展演变和对世界的影响,从瓷器的形状、制作工艺、纹饰等角度感受古人的艺术审美和工艺匠心。同时,学习认识瓷器作为实用品和艺术品在古人生活中的日常应用,感受中国古代瓷器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的艺术文化修养和民族自豪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世界文化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
白釉执壶 唐
汝窑天青釉盘 北宋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营造技艺》
本课程将以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为依托,带领学生学习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脉络及不同时代的基本特征,探究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实用性与科学性,探索中国古代建筑南北方差异、布局规律,分析蕴含于其中的文化内涵,感悟古人的匠心情怀。通过体验活动,了解榫卯、斗拱这些木质结构为何拥有让古代建筑“墙倒屋不塌”的神奇力量,感受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与才能,探寻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中的历史印记。
绿釉陶楼 东汉
安济桥石栏板 隋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
《纹彩华服》
本课程将以“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和“古代中国”基本陈列为依托,结合展厅讲解、教室教学、实践探索、互动体验等多种活动形式,为孩子搭建一个探索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平台,让孩子学会从服装款式、服装面料、服装纹饰、服装色彩、服装配饰、发型发式,着装礼仪等多角度认识中国古代服饰的衍变历程和其承载的社会文化内涵,感受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和蓬勃创造力,坚定文化自信,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组玉佩 战国早期
孝端皇后凤冠 明
【中国古代文房文化】
《文房雅趣》
本课程将以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为依托,带领学生认识中国古代文房文化的发展历史。通过对文房四宝和书房陈设等“物”的观赏分析,体会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感受文房用品承载的中国古代文人的高雅趣味与精神追求,提升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对文化传承的热情。
百一砚 北宋
“天书焕彩”五色墨 清
如何报名
方法一: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链接报名。
方法二:进入“国家博物馆”微信小程序,点击菜单栏中的“社教活动”,进入链接报名。(课程具体安排,详见报名链接!)
如何进馆:
请带好孩子和家长的身份证,从国博北门预约通道入馆(地铁1号线天安门东站D口旁),开课时间为上午9:30,建议提前到达国博北门,有序排队安检入馆。
如何签到:
请于开课前10分钟左右到达国博“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尾厅处旁的教育活动体验区(馆内南侧B1层),用报名者身份证或报名二维码进行签到。
集合地点:
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尾厅旁的教育活动体验区(馆内南侧B1层)
期待孩子们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