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瑩”展延长展期啦!
2018年11月23日,在海外漂泊百余年的圆明园流失文物青铜“虎瑩”终于重回祖国,12月11日正式入藏国家博物馆。这件牵动着全国人民目光、寄托着中国人民深厚历史文化感情的珍贵文物,终于得到最好的归宿。
为回应广大观众的热切期盼,让“虎瑩”发挥更大的作用,以史鉴今,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原定3月1日闭展的“虎瑩:新时代,新命运”展览延长至3月20日啦!
小编今天采访了负责此次展览社教活动的两位讲解员小姐姐:梦阳&杨芝,我们一起来了解展览背后的故事吧!
Q1:展览前期准备过程中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梦阳:时间紧任务重~1月30日展览开幕,我们23日才拿到展览大纲。7天内要梳理讲解内容,完成社教任务。
Q2:每天参观这个展览的观众多么?
杨芝:观众很多,每次讲解的时候都会被观众紧紧包围住,大家都很认真地聆听讲解,但展厅井然有序。
Q3:你们如何向观众讲解“虎瑩”?
梦阳:我们会借助展厅的文物、图片和电子演示让观众了解虎瑩。尤其是在讲虎瑩如何被掠夺和追索回国的部分,让观众有画面感和带入感。
Q4:讲解过程中有没有哪些小故事与我们分享?
杨芝:有很多让我感动的事~记得春节期间,有位阿姨特意来看“虎瑩”,看完以后她很激动,特别真诚地说希望那些漂泊海外的文物都能早日回家!
活动时间:
3.9(周六)3.10(周日) 下午14:00
3.16(周六)3.17(周日) 下午14:00
活动介绍:
“虎鎣”为西周晚期青铜水器,在祭祀、宴飨等典仪中用于“沃盥礼”。那么,什么是“沃盥礼”?“虎瑩”的命名又从何而来?它又是如何被追索回国的呢?
集合地点:南12展厅 虎瑩:新时代,新命运
活动人数:45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