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径36.7厘米,重4.3千克
1964年黑龙江阿城出土
镜圆形、圆钮,无钮座,宽素平缘。镜背布满波浪起伏的水波纹。双鲤长须,张口,摆尾,环钮回游嬉戏,间有荷花、荷叶点缀,生动活泼。此镜形体大,质地厚重,在金代青铜镜中尚不多见。
鱼纹青铜镜唐代已有,但最为称道者则是金代的鱼纹青铜镜。金代鱼纹镜具有“多”和“大”的特色,是金代青铜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所见多为双鱼,偶见单尾或多尾,但多作背景点缀,并非主体纹饰。
金代双鱼纹镜一种为图案分区,内区布满水纹,双鲤环钮追逐,隙间点缀水草、荷花,外区多饰缠枝花草、卷云纹或刻铭文。另一种图案不分区配置,以水波纹为地,双鲤形体肥大,张口鼓腮,翻折摆尾,绕钮追逐嬉戏,占据整个镜面,鳍鳞清晰,形象逼真。此外,还有一种双鱼镜,鱼头部为龙头,形体肥大,鳍展开,腹部着地,短尾上翘。除制作精美的双鱼镜外,也有部分青铜镜工艺粗糙,鱼体形象简单,无明显背鳍和水波纹饰,推测为金代早期产品。
金代双鱼纹镜之所以流行,有人认为与女真社会的渔猎生活习惯有关,也有人认为“鱼”与“余”谐音,表达了人们希望生活富足、连年有余的愿望。还有人认为女真青铜镜上的鱼纹可能与女真族信仰萨满教有关,代表了萨满教的宗教信仰。尽管众说纷纭,但归结起来,双鱼纹含有富足、完美、情爱的美好寓意。而且,双鱼便于构图,容易使画面显得饱满匀称,这使得双鱼纹镜在金代广泛流行并独具特色。
延伸阅读:
国家博物馆
微信服务号
国家博物馆英文版
微信服务号
国博君
微信订阅号
国家博物馆
APP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
中国国家博物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888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012号 | EMAIL:service@chnmuseum.cn
内容运维:新闻传播处 |技术保障:信息技术部 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