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径约40厘米
1956年陕西省临潼市秦始皇陵区采集
此瓦当背有残筒,瓦面纹饰,遒劲有力,极富装饰效果。类似的瓦当于1976年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园内亦曾出土过,直径达61厘米,因其硕大而被称为“瓦当王”。这些瓦当曾施朱或涂白垩,整齐地列于檐前或山墙上,同木衣绨绣、土被朱紫、雕梁画栋的陵园建筑相辉映。画面为夔凤纹,凤纹猷劲,特别硕大。1977年秦始皇陵区出土的另一件高48厘米、径61厘米、残筒长32厘米的瓦当,是目前所知瓦当中最大的一件,根据这两件大瓦当,可以推想秦始皇陵园建筑的规模和宏伟气魄。
在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中,秦始皇陵以其规模巨大、建筑奢华、埋藏丰富而著称。整个陵园工程气魄雄浑。高大的丘冢经过两千多年的风雨剥蚀、地基下陷和人为的破坏,依然高近52米。丘冢的周围,为内外两重“回”字形重城,设有四门和角楼。在两重城垣以内,密集分布着寝殿与便殿、铜车马陪葬坑、石质甲胄坑、马厩坑、动物坑等遗迹,其性质大多与葬制、葬仪有关,而外城垣以外的遗迹,除兵马俑坑、马厩坑等特殊设施外,大多数属于修建陵墓的从属性遗留。
国家博物馆
微信服务号
国家博物馆英文版
微信服务号
国博君
微信订阅号
国家博物馆
APP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
中国国家博物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888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012号 | EMAIL:service@chnmuseum.cn
内容运维:新闻传播处 |技术保障:信息技术部 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