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8厘米,宽1.7厘米
1955年四川省成都羊子山172号墓出土
青白玉色,有黑色沁。扁平体,龙形,尾呈尖状,龙首张口,菱形眼。颈部刻四道直线纹,背部刻勾云纹。两面纹饰同。
觿是一种角形器,既作为一种佩饰,也是一种具有解结作用的实用器。《说文》释觿云:“佩角锐耑,可以解结。”可知此器原来可能是由角制成,一端尖锐,用来解结。玉觿一端尖锐,而另一端多琢成动物形象,有龙首、虎首、兽首、凤首或鸟首等形状。在古代,佩觿是成人的标志。此墓还出土了玉璧等多件玉器。
国家博物馆
微信服务号
国家博物馆英文版
微信服务号
国博君
微信订阅号
国家博物馆
APP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
中国国家博物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888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012号 | EMAIL:service@chnmuseum.cn
内容运维:新闻传播处 |技术保障:信息技术部 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