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保管>馆藏精品>藏品详情
龙首纹玉璜

长9.6厘米,宽2.1厘米,厚0.4厘米

1950年河南省辉县固围村一号墓祭祀坑出土

 

玉为黄绿色,有白色沁。体扁平,双面雕,成弧形,两端为龙首,对称雕刻。头部有角,扁圆形眼,上吻部前伸并向上弯曲,下吻向嘴部弯卷,口微张。口部镂空,龙首及玉璜周边阴线纹刻出轮廓线。器身雕刻谷纹,背部顶端钻一小孔,可供系佩。

玉质光润,有玻璃质光泽。造型优美,雕刻精工,这种玉龙被称为双首共身龙。两端为龙首的璜形玉饰,早在辽宁喀左东山嘴红山文化遗址中就已出土这种形状的玉器,有学者认为这种龙形玉璜是虹的象征,因甲骨文中的虹字为“”,象双龙首璜之形。古人认为龙是司行雨的。古籍中记载:“龙以祷旱,则古人以雨为龙之所施洒也。”故两头为龙首的璜可能与虹有关联。战国时期的玉璜以龙首璜最为常见,璜两端的龙首为侧面雕刻,上唇前突,张口,璜上多饰谷纹及卧蚕纹等,有的玉璜下部常有镂雕装饰,十分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