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14.8厘米,宽5.4厘米,厚0.4厘米
1950年-1951年河南省辉县固围村出土
青玉,上有灰白色沁。器呈长方形,上为尖首,两侧及下端平直,光素无纹。
玉圭的历史十分久远,有学者认为是从新石器时代玉锛、玉斧等器演变而来,终于汉唐时期,宋代以后又出现仿古器。非实用器,为礼器。也是象征男子权威的器物。汉刘胜墓曾出土三件玉圭,其形质与此圭相同。《说文》云:“圭,瑞玉也,上圜下方。……以封诸侯。”此种形式的圭为凸首圭,考古发现中见二里头和妇好墓中有出土。《礼记•杂记下》:“圭,博三寸,厚半寸,剡上,左右各寸半。”即尖首圭,从考古发现来看,多为春秋战国、满城汉墓出土的玉圭等。
圭是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帝王、诸侯所使用的重要礼器,它不仅是天地四方神灵的代表,也是一种信物,象征身份等级的标志,也用于祭祀、丧葬等活动。圭的形状、长短、大小、薄厚不等,名称较多,种类也不同。但大致可分为平首圭、尖首圭和凸首圭等。
国家博物馆
微信服务号
国家博物馆英文版
微信服务号
国博君
微信订阅号
国家博物馆
APP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
中国国家博物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888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012号 | EMAIL:service@chnmuseum.cn
内容运维:新闻传播处 |技术保障:信息技术部 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