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保管>馆藏精品>藏品详情
玉覆面

玉片最长3厘米,最宽3厘米

1954-1955年河南省洛阳市中州路1316号墓出土

 

玉料为青色,器由长方形、兽形及象征眼、鼻、口、眉等形状玉片,排列成人的脸形和五官状,共由25件玉片组成。这件玉覆面头部放一椭圆形玉璧,长7厘米,宽5厘米,中部钻一个3厘米的圆孔。脸两侧由上到下各缀五件长方形玉片,代表脸轮廓。双眉、杏核眼、长鼻、半圆形口,在两耳的位置各放一圆形玉片,脸颊及下额共排列六件兽形玉片。最下面两件兽形片出土时位于墓主的足端。这些玉片上各有一至四个圆孔可以穿缀于织物上。

《仪礼•士丧礼》载:“瞑目用缁。”注:“瞑目,覆面者也。”又云:“商祝掩填设瞑目。”玉覆面又称瞑目,就是由上述玉片缀于绢帛的面幕,是墓主人面部覆盖的一组人脸形玉片,属于葬玉。

西周时期的玉覆面,结构繁复,多由数十件玉片组成,到战国时期,玉覆面形制较为简化,发展成玉片状,有的还加入龙形佩。战国时期有用一整块玉刻成人面形的玉覆面。五官、须眉俱全,像仿真人制作,周围有8个小圆孔,缀于丝织物制成的覆面上,如湖北荆州秦家山2号战国墓所出的玉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