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9.1厘米,径0.8厘米,刃宽0.8厘米
1950年河南省安阳市武宫村出土
玉为碧绿色,玉质纯净。圆柱体,横截面为椭圆形,顶端齐平,下端斜刃,刃部较为锋利,系两面磨成。器身雕琢四组凸弦纹,玉刀两侧中部各刻有上下垂直的凹槽,上端有一凸起的方块,顶端正中有一对钻而成的孔,器中部也有一圆孔,为单面钻孔。
玉质碧绿,光润亮泽,无杂质,磨制光滑,雕刻工艺精堪,采用阳线的雕刻方法,辅以阴线,技艺高超,代表了商代制玉工艺水平。阳线是指线纹凸起于器物表面,是商代玉器用于表现纹饰的一种琢刻方法之一,在琢刻时,它比阴刻线纹费力、费时,因为要把线纹以外的部分全部减地。立体感强,阳线纹饰给人以刚劲洒脱之感。此器应为墓主生前实用器,商代玉刻刀既为实用器。兼为佩饰,在商代非常盛行。有的制成鱼形、鸟形等动物形饰,流行于商、周和春秋时期。同墓还出土了石簋、石磬、玉鱼、玉鸟、玉环等玉石器。
国家博物馆
微信服务号
国家博物馆英文版
微信服务号
国博君
微信订阅号
国家博物馆
APP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
中国国家博物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888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012号 | EMAIL:service@chnmuseum.cn
内容运维:新闻传播处 |技术保障:信息技术部 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