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保管>馆藏精品>藏品详情
玉钺

长19.2厘米,刃宽10.3厘米,厚0.5厘米

1959年山东省宁阳大汶口10号墓出土

 

器呈墨绿色,有土沁。体扁平,呈长梯形,上端正中有一圆孔,两面钻成。下端刃部平直,较顶端略宽。刃部较为锋利,系两面磨成。钺中间厚,两侧薄,两侧斜直圆滑,通体磨制光润亮泽。

大汶口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出土的玉钺较多。如1959年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墓葬出土的淡黄色玉钺,长17.8厘米,刃宽7.2厘米。通体磨光,制作精美,无使用痕迹。1960年山东曲阜出土一件青玉钺,长19.8厘米,刃宽9.1厘米,十分精致。1972年济南市章丘县董家村出土一件青玉钺,制作精细。说明当时人们已经熟练地掌握了玉器选料、开料、琢磨和钻孔等制造工艺。

这件玉钺,制作十分精美规整,无使用痕迹,出土于女性墓主腹部。不是普通生产工具,而是一种权力的象征,表明墓主人显贵的身份。新石器时代,出土玉钺的墓葬,应是大墓。墓主生前都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及显赫的身份,拥有玉钺,象征拥有至高无上的军事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