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22厘米,横14厘米
长沙文化书社印发。第一集封面上有黎锦熙的签名、印章和题记。
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各地出现了许多进步社团。1918年4月14日毛泽东、蔡和森等在长沙发起组织的新民学会便是其中之一。学会的宗旨起初为“革新学术,砥厉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主要任务是寻求改造社会和中国的道路和方法。新民学会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革命社团之一,是湖南省反帝反封建的核心组织。学会成立后,长沙许多学校的进步教师和学生纷纷加入。她孕育了一批共产主义者,除毛泽东、蔡和森外,还有何叔衡、罗章龙、李维汉、谢觉哉、向警予、杨开慧、蔡畅、夏曦、萧三、郭亮等。
新民学会积极倡导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学会会员在法国人数最多时占到会员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1920年7月,在法国的新民学会会员在蒙达尼召开会议,一致通过蔡和森提出的“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学会的方针。在法国期间,蔡和森和国内的毛泽东有着密切的通信联系,这使得国内外会员联成了一个整体。
1920年12月至1921年1月,毛泽东将1918年至1921年会员间的重要通信按内容和时间汇编成《新民学会会员通信集》(共3集),并为一些信加了标题和按语,后由长沙文化书社印发(未对外发行)。通信集反映了新民学会会员早期的革命思想和活动,其中第三集中有1920年8月13日,蔡和森(学名蔡林彬)从法国写给毛泽东的信,信中提出必须建立中国共产党,“革命运动、劳动运动,才有神经中枢”,毛泽东回信“表示深切赞同”。这套通信集为毛泽东由长沙寄给老师黎锦熙的,一直由黎锦熙保存。封面上有黎锦熙的签名、盖章,第一集封面还有题记。
国家博物馆
微信服务号
国家博物馆英文版
微信服务号
国博君
微信订阅号
国家博物馆
APP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
中国国家博物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888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012号 | EMAIL:service@chnmuseum.cn
内容运维:新闻传播处 |技术保障:信息技术部 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