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保管>馆藏精品>藏品详情
明太祖朱元璋异形像轴

无款,纸本设色,1 7 1 厘米× 1 0 1 厘米

此图无款,但从画风看,当为明代作品。在朱元璋形象中,此类异形像极为多见。其共同点是脸颊变形拉长,下巴向前凸出,脸上不同程度地布满黑痣,“凤眸龙头,黑痣盈面”,与正形像形成截然不同的反差。同一个人的画像,竟然有如此天壤之别,这在中国历史上,确乎是极为罕见的。
朱元璋的异形像之所以流播甚广,甚至在传世的朱元璋肖像画中,无论各大博物馆,还是民间所藏,其异形像都以压倒性多数胜于正形像,其主要原因在于朱元璋贵为九五之尊,民间往往将其神化,容易满足普通民众对皇帝的神秘心理,再加上朱元璋本人对其异形像推波助澜,因而自明代洪武年间直到清代,关于朱元璋的异形像就大行其道。清人彭湘在其《凤阳使院观明太祖像》诗中,有“想见态雄杰,天授神武姿”,“屏息再拜观,广额垂丰颐。骨相自殊众,铁冠宁谀词”句,就诗意来看,诗人所观摩的明太祖像,应当还是异形像,足其影响之巨,而真正代表其真实容颜的正形像则藏在深宫人未识。这就为后人清晰认识朱元璋本尊制造了障碍。好在文献与画像俱在,拨开层层迷雾,其真相自然也就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