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保管>馆藏精品>藏品详情
粉彩仕女婴戏图云耳瓶

 

直口,粗颈,溜肩,鼓腹,假圈足。颈两侧置对称云耳,通景粉彩绘仕女婴戏图。苍松芭蕉树旁,一组为仕女乐舞图,一仕女甩袖起舞,旁有仕女吹长笛、笙等乐器,载歌载舞,姿态各异。另一组为玩童放筝图,一仕女领四童放飞鱼形风筝。仕女面容清秀、身材婀娜多姿。稚气十足、天真烂漫的孩童刻画得淋漓尽致,有亲临其境之感。器外底红彩书慎德堂制四字二行楷书款。
婴戏图较早见于唐代长沙窑的釉下彩绘瓷上。宋、金时期的定窑、耀州窑、景德镇窑、磁州窑等瓷器上有刻画、印花、绘画等技法装饰的婴戏纹。明清时期更为流行,放风筝图是历代婴戏图中历久不衰的表现题材,风筝作为童嬉,唐代开始兴盛,唐代风筝多以纸鸢为称。宋代以后,多在清明前后放风筝。明人刘嵩《风筝曲》:缉麻合线长百丈,要系风筝待晴放。有风须及清明前,作得鲇鱼爱新样。慎德堂座落于圆明园内,修建于道光十年(一八三○), 次年落成,为道光皇帝夏季避暑、处理政务之所,晚年主要生活在此。慎德堂制款的瓷器为御用品,制作工艺精细,纹饰以花卉图案居多。陈浏《陶雅》记有:慎德堂为道光窑中天上上品,足以媲美雍正,质地之白,彩画之精,正在伯仲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