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体白地黑花纹饰,腹部两面黑彩开光线条内绘鱼纹,纹饰洒脱,绘画精致。磁州窑的白地黑花,色彩黑白分明,富丽清新,绘画需调流畅,图案新颖,造型丰富,坚固耐用,深受人们喜爱。其为元代以来的瓷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磁州窑是宋元时期北方著名的民窑之一。其烧造历史萌芽于南北朝,创烧于五代,兴盛于宋元,明以后日渐衰落。磁州窑以生产白地黑花瓷器为主,另外还生产白地褐花,白地黑彩剔花、划花,绿地黑花,白釉绿斑和红绿彩、三彩等品种。磁州窑生产的瓷器胎体因白度不高,在彩绘前常施一层白色化妆土,然后在胎体上用彩料绘画花纹,装饰技法有刻花、划花、剔花或书写文字等,再上一层透明釉,在氧化焰气氛中烧成。彩料为含铁量较高的矿石,在烧造过程中呈色会有差别,多数为黑色,也有少量褐色,被称为“铁锈花”。除磁州窑外,河南当阳峪窑、扒村窑、登封窑,山西介休窑、山东枣庄窑、内蒙古赤峰窑、江西吉州窑、广东西村窑、广西合浦窑、福建泉州磁灶窑、四川广元窑及宁夏灵武窑等, 受磁州窑影响,也以烧造白地黑花瓷器为主,形成了庞大的“磁州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