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60厘米、横102厘米 纸本,套色
这张年画表现了六个童子祭拜兔爷的情景,他们有的奏乐,有的拿着锄篮模仿采药,有的双手合十跪拜,人物活灵活现,场面喜庆热闹,洋溢着中秋团圆的欢乐气氛。
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式样,因于年节时张贴而得名。它起源很早,在宋代已有类似年画的记载。传统的年画线条单纯,色彩鲜明。清代的年画以天津杨柳青和苏州桃花坞两地声名远播。杨柳青(今属天津)年画,据说至晚开始于明朝弘治、嘉靖年间。桃花坞(今属江苏苏州)年画也开始于明代。年画的内容包括故事、戏文、风俗、仕女、娃娃、风景、花卉、动物、耕织、时事、岁朝吉庆等方面。杨柳青年画接受了宋、元、明的绘画传统,也受到清代正统木刻画的一些影响。
这幅“桂序昇平”年画是清代杨柳青年画,内容是中秋节祭兔爷。中秋节,在农历八月十五,恰值三秋之半,故称“中秋”。这天月亮正圆,也叫“团圆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节日里有祭兔爷之俗。传说,月亮里有只玉兔在桂树下捣药,人们由此也称月亮为“兔轮”,因此祭兔爷也有祭月之意。此画标题“桂序昇平”,汉字中“桂”与“贵”谐音,桂树在人们心目中是一种象征富贵的植物;神话传说中,桂树又与玉兔、月亮有关,画面的标题正好寓意合家团圆、富贵平安。落款“齐健隆”。齐健隆是杨柳青早期著名的年画艺人之一。
延伸阅读:
国家博物馆
微信服务号
国家博物馆英文版
微信服务号
国博君
微信订阅号
国家博物馆
APP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
中国国家博物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888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012号 | EMAIL:service@chnmuseum.cn
内容运维:新闻传播处 |技术保障:信息技术部 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