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3.9厘米 长2.8厘米 宽2.8厘米
白玉,印面为正方形,方形框内上刻阴纹篆书“东渌渔人”四字。印纽雕蟠螭纹,呈盘旋状。螭四足卧伏于地,上身立起,昂首,头型短,眉、眼由面部中央勾出。双耳呈弯卷状,头顶有发,张口露齿。下颔处有胡须与螭颈相连。螭身粗壮,背部刻阴线为脊,四肢连结处有卷云纹,四肢粗壮,一腿压于尾部之上,腿在弯转处多为方角度雕刻。四肢从小胫到脚掌处有浅细的阴刻短线,表示茸茸细毛,并刻出爪纹。
蟠螭纹形态美观,立体感强,很有气势。明代蟠螭头型大都比元代短,眉、眼多刻在头型中间。眼型很多,有圆圈眼、三角眼、橄榄形斜直眼、长梢眼和虾米眼等。四肢上的茸茸细毛用来表示腿部有很重的毛纹,是模仿宋代雕刻技法,但比宋代雕刻得深。明代螭纹后腿大多在弯曲处用方角度雕刻,显挺拔有力,无元代圆浑之势,稍显生硬,但这也正是明代螭纹雕刻特点和时代特征。
国家博物馆
微信服务号
国家博物馆英文版
微信服务号
国博君
微信订阅号
国家博物馆
APP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
中国国家博物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888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012号 | EMAIL:service@chnmuseum.cn
内容运维:新闻传播处 |技术保障:信息技术部 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