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保管>藏品详情
玉松竹梅纹臂搁 点击查看大图
玉松竹梅纹臂搁

长16.7厘米 宽8.6厘米 厚0.5-2厘米

 

青玉,器形仿竹制臂搁。长方形,正面较为平整光润,上刻竹节纹,纹饰自然流畅。背面两侧向内弯卷成小竹杆状,分四节。中间减地,采用高浮雕的技法刻折枝松枝、松叶纹、梅花纹及山石纹。

臂搁又称秘搁、腕枕,是文房用具之一,一般都作长方形。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它是文人在写字、作画时置于臂下,以便承腕垫臂之用,也可欣赏把玩,既实用,又美观。其上常刻有各种图纹或诗词。臂搁与笔、墨、纸、砚、笔筒、镇尺、水壶、洗、水注、书灯、笔架等构成了古代文人墨客书斋几案上必不可少的文房用具。目前所见最早的玉臂搁,是元代双螭纹玉臂搁,长10厘米,宽3.4厘米,白玉,正面凸雕双螭纹和灵芝纹,背面饰云纹。清代以竹质臂搁居多,因竹材易得,玉器中仿竹臂搁也较为多见。古人把松、竹、梅合称为“岁寒三友”。在瓷器、玉器、漆木、牙雕等装饰纹样中,常把它们雕刻在一起,寓意君子之性。此器玉质洁静光润,构图较为疏朗清新,制作精美工巧,是清代玉质臂搁中的上品,原为清宫藏品。

 

玉松竹梅纹臂搁
关闭
玉松竹梅纹臂搁

zoom inzoom 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