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保管>藏品详情
玉道教符铭册 点击查看大图
玉道教符铭册

长16.3厘米 宽7.1厘米 厚2.5厘米

青玉,长方形。上部呈弧形,两侧及底部平直,左下角有伤缺。六面都有阴刻填朱铭。册正中镌道符一通,笔画弯曲,似九叠篆。其下部符内有“敕召万神”四字。册背面朱铭竖刻六行楷书,共99字:“玉清始清,玉符告盟,召命三界,统摄万灵。符到速遵,符到速行,女青诏书,如帝亲行。上元、中元、下元之精,敢有不顺,拒逆张鳞,万神斩首,不得留停。符召本坛,诣省、府、司、院帅雷神,速赴特来,王皇诏书,刻行万程。谨如太上昊天金简玉皇上帝律令。星火奉行疾”。玉册上方侧面横刻5字,从左向右依次为:“风、云、雷、电、雨”。玉册下方侧面也刻5字,从左向右依次为:“金、木、水、火、[土]”。其中“土”字位于右下角缺角部位,根据文意补出。玉册左、右两侧,刻有周天二十八宿星名,顺时针转读,左侧刻字为:“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右侧十四字为“[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其中“奎、娄”二字位于缺角处,根据文意补出。

此器是反映元代道教的符铭册,从册背面铭文可

知,这是一道“玉符”,道教把玉看成是一种高贵的神灵之物。“玉清”是道家最高仙境元始天尊所治的玉清天境。玉符告盟,是玉清所发出的神符,即元始天尊颁下的盟威信物。而玉册上、下、左、右侧面所刻铭文除自身含义外,还有另外意义。上方所刻“风、云、雷、电、雨”,代表上天,下方所刻“金、木、水、火、土”,即五行,代表生养万物的土地,左右两侧所刻写的二十八宿星名,是东、北、西、南的代表,故表示这件玉册上的道符可以覆盖天地四方。玉册正面道符上方有“□”,“玉”,表示道教最高神玉清降临,“日、月”表示天境各自光辉。原本馆研究员王育成先生对道教很有研究,认为此玉册正面道符可称为玉清总召符或玉清敕召万神符,是元代道教使用的玉符。此玉册符铭基本意思为:四方尊天,天清临御,日月照辉,皇天降命,太上治职诏诸天,万神万鬼擎奉行,此符敕召万神。并认为此玉册为元代器物。

元代崇尚道教,元末明初编纂的道教法术总集《法海遗珠》中,录入了许多元代及元代以前的符箓道法。此件玉册是目前仅见的元代道教符铭册,为传世品,有很高的价值,为研究元代道教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玉道教符铭册
关闭
玉道教符铭册

zoom inzoom 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