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58厘米 口径6.4厘米 足径19.2厘米
器呈葫芦形,故名,上圆下方,腰部细长。通体青花纹饰,上部绘云鹤、八卦纹,腰部绘仰覆莲瓣纹,下部绘八仙人物、辅以云纹,胫部绘天马及寿山福海纹。
“葫芦”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认为是天地的缩微,充溢着灵气,民间视为避邪镇妖之物,葫芦是多籽植物,又是多子多福的象征。又因“葫芦”谐音“福禄”,有祈福求禄之意。瓷质葫芦瓶,远在唐代就已出现,宋、元、明、清均有生产。明代嘉靖皇帝因崇信道教,迷恋长生不老的丹术,装置仙丹的器物常使用葫芦,故有道教色彩的葫芦瓶就更加盛行一时,烧造较多,且形制多样,并成为嘉靖典型器物之一。此器造型上圆下方的式样,体现了当时人们天圆地方的道教观念,有天地交泰之意。其成型工艺的难度,远胜过简单的圆器。明代嘉靖青花器使用“回青料”,《窥天外乘》记:“回青者,出外国。正德间,大珰镇云南,得之,以炼石为宝。其价,初倍黄金,已知其可烧窑器,用之果佳。”《江西大志》中记,嘉靖青花瓷是回青与瑞州石子青料配料使用,配制比例不同,则呈色各异。此器青花色泽浓重鲜艳,幽菁可爱,纹饰描绘精工,笔法酣畅,体现出嘉靖青花瓷自由豪放的艺术特色。
国家博物馆
微信服务号
国家博物馆英文版
微信服务号
国博君
微信订阅号
国家博物馆
APP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
中国国家博物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888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012号 | EMAIL:service@chnmuseum.cn
内容运维:新闻传播处 |技术保障:信息技术部 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