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保管>藏品详情
青花狮子戏球纹梅瓶 点击查看大图
青花狮子戏球纹梅瓶

高37.8厘米 口径5.2厘米 足径13厘米

瓶小口,短颈,丰肩,长腹,圈足。器青花装饰,肩部绘折枝花卉纹,腹部为狮子戏球纹,辅以祥云、火珠、杂宝纹等。三狮奔逐绣球,相互呼应,形象生动逼真,神态威猛。胫部为蕉叶纹。

狮子在我国古代被视为吉祥瑞兽,在新春和喜庆之日,常以舞狮助庆,取其形象威严而勇武,祈能驱害避邪。《坤舆图》说狮“为百兽王,诸兽见皆匿影。……掷以球,则腾跳转弄不息”。狮子戏球是中国民间舞蹈形式和传统娱乐活动之一。《汉书•礼乐志》中记载,舞狮之习在汉代已流行。一般由一大一小狮组成,合舞绣球。因“狮”与“师”谐音,大狮、小狮分别寓意太师、少师。太师、少师是古代官名,分别与太傅、太保及少傅、少保合称为三公和三少。太师是朝中地位最高的职位,少师地位仅次于太师。狮子戏球纹为吉祥图案。

明代正统、景泰、天顺三朝在中国历史上是

多事之秋,政治动荡纷乱,先后有“土木之变”和“夺门之变”,是一个混乱黑暗的时代。史书载,在不足三十年内,明政府屡次对瓷器的生产有禁烧、减烧的戒令,加上传世品铭有此时期纪年的瓷器十分罕见,正统至天顺时期烧瓷面貌不清,陶瓷史界称为明代瓷器发展史上的“空白期”或“黑暗期”。随着陶瓷界对传世品的造型装饰纹饰、工艺特征、胎釉等方面的排比研究,以及景德镇御窑厂的发掘和各地纪年墓出土器物的研究,揭示出“空白期”瓷器“不空白”的真正面目。它正处于在宣德与成化两个制瓷高峰中间,孕育着从宣德雄健浑厚的艺术风格向成化玲珑秀丽的转变。“空白期早期”的瓷器,纹饰俊巧,严谨秀丽,与宣德瓷器风格相近,“空白期后期”的瓷器,绘制柔软,线条纤细,接近成化风格。

此器造型挺拔古朴,胎体厚重,釉面青白肥润,青花色泽浓艳,纹饰粗犷,绘制洒脱遒劲,展现出正统瓷器的艺术风采,为空白期青花瓷的代表作。

青花狮子戏球纹梅瓶
关闭
青花狮子戏球纹梅瓶

zoom inzoom 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