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年意大利经典设计艺术展》新闻发布会现场
2011年9月3日下午,即将在我馆开展的《125年意大利经典设计艺术展》召开新闻发布会。我馆副馆长陈履生、宝格丽集团首席执行官Francesco Trapani、展览策展人Amanda Triossi以及中外媒体记者两百余人出席、参加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陈履生首先回顾了中意两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交流,并从审美的起源、人类审美的共同性,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等多角度阐释了举办此次展览的深远意义。他同时透露,2010年中国文化部和意大利文化遗产部联合签署为期五年的互换展厅协议,中国将在意大利首都罗马有一常设展厅,而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也将设一意大利展厅,目前双方正在积极筹划。类似的国与国之间的展览交换计划此前从未有过,不仅开两国艺术展览方面大规模交流的先河,而且也推动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
从左至右依次为:我馆副馆长陈履生、宝格丽集团首席执行官Francesco Trapani、展览策展人Amanda Triossi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展览
陈履生说,在丰富璀璨的中华文明中,古代配饰是最能反映中华民族审美发展的特殊品类,国博馆藏的历代精品能够串联起从远古以来的各个时期不同审美追求的发展历史。而从审美起源方面来看,人类审美具有一些共同性特征,此次展览中的作品既连接了人类共同的审美原理,同时又把意大利经典设计艺术的美妙呈现给中国公众。其次,从文化创意产业的角度来看,意大利的设计美学、制造工艺、品牌管理和产业发展经验,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内容。借助这个展览,我们将在推动中意两国文化交流的深入发展方面作出努力。
为配合展览,以中国与意大利两国经典设计艺术的历史与发展为主题的"125年意大利经典设计艺术"讲座,将于9月4日在我馆学术报告厅举行。这是国博展览工作的一种新尝试,是高水平展览之外的一场在经典设计艺术领域的高层次的文化对话,将对中国观众了解意大利艺术文化,促进中意两国更加深入全面的文化艺术交流发挥重要作用。
宝格丽集团首席执行官Francesco Trapani说,中国国家博物馆令人惊叹的收藏向我们传递了这样一种信息,历史和文化遗产是知识与力量的来源,正是这些资源启迪我们创造未来。127年前,一位银匠开始在意大利开拓他的事业,我们自豪于自己拥有这样的历史和遗产,正是它们塑造了我们对自我的认同,促成了今天的成就。此次展览将拉近中国观众和意大利艺术距离,促进中意文化交流。
展览策展人Amanda Triossi女士在发布会上为大家介绍了布展理念,并详细介绍了每一个展厅中的展品所特有的艺术风格,她希望大家走进展厅,走近展品,在近距离的观察中感受其精致的工艺和艺术魅力。(摄影:马腾飞 撰文:李秀娜)
在意大利共和国统一150周年之际,得到意大利总理府支持的中意文化交流的项目"125年意大利经典设计艺术展",经过长时间的准备,今天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感谢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光临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经过改扩建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在3月1日试运营以来,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新国博不仅是展示中华五千年文明和近代以来中国走向复兴之路的国家窗口,而且也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中意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去年中国文化部和意大利文化遗产部联合签署了为期五年的互换展厅协议,目前双方正在积极筹划。到明年初,中国在意大利首都罗马有一常设展厅,展示中国五千年文明。而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则有一意大利展厅,展示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意大利文化和艺术,第一个展览的题目暂定为"文艺复兴与佛罗伦萨"。如此从未有过的国与国之间的展览交换计划,不仅开两国艺术展览方面大规模交流的先河,而且也推动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
中国国家博物馆作为国家收藏历代文物的重要场所,这里藏有各个历史时期的历史和艺术精品,像"后母戊方鼎"这样的镇国之宝以及其他镇馆之宝,都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杰出创造和丰厚的文化底蕴,也是中华民族的子孙今天为之骄傲的优秀传统。在丰富的中华文明中,古代配饰是最能反映中华民族审美发展的特殊品类,和人的审美追求息息相关。国博所藏的历代精品能够串联起从远古以来的各个时期不同审美追求的发展历史,而从审美起源方面来看,所表现的人类审美起源的一些共同性特征,包括饰物的佩戴方式,这是一个饶有兴味的话题。在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加工工艺的提高,以及新材料的发现,所带来的造型以及美学上的变化,不断丰富了装饰艺术的发展历史。
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精彩的玉器、金银器等配饰,从材质到工艺,都表现了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而此次意大利展览中的作品既连接了人类共同的审美原理,同时又把意大利经典设计艺术的美妙呈现给中国公众。这里我想引用威尼斯大学Sabrina Rastelli女士在其《中国古代的黄金与装饰品》中的论说:"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人们都喜欢用值钱并且能凸显高地位的珠宝来装点自己:在战国和汉代,处于至高地位的人喜欢用玉片来装饰自己的剑。如今人们喜欢选择这样的昂贵的香烟嘴和打火机来凸显自己;在唐代的极盛时期,贵族女性喜欢用极奢华的化妆盒就像这个(意大利)极漂亮的小化妆盒。"
所以,今天当这些凝聚着意大利文明成果的经典设计艺术作品在国家博物馆展现时,两种文明的比照,互相辉映,各有其妙。当然,从文化创意产业的角度来看,意大利的设计美学,意大利的制造工艺,意大利的品牌管理,意大利的产业发展经验,又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内容。
美为大家所共享,艺为时代所传承。艺术审美在突破国界的交流中,更加增进了两国人民的友谊,更加激发了两国艺术家的艺术创造,所以,借助于这个展览,我们将在推动中意两国文化交流的深入发展方面作出努力。
明天,为配合这个展览,以中国与意大利两国经典设计艺术的历史与发展为主题的"125年意大利经典设计艺术"讲座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研讨会我们特别邀请了两位来自威尼斯Ca'Foscari大学的教授Sabrina Rastelli女士和Fiorenzo Lafirenza先生,以及策展人Amanda Triossi女士,围绕中意两国在经典设计艺术领域的沟通交流以及125年来意大利经典设计的历史发展和艺术特点作精彩的演讲。中国国国家博物馆在践行"历史与艺术并重"的新的发展定位的努力中,"展览与学术并举"也是重新开馆以来专业方面的一个重要特色,为了更好地配合展览,品牌项目"国博讲堂"多次举办专题讲座,请专家诠释展览主题,请作者畅谈创作过程,使公众对展览主题有更深入的了解,使展览策划在学术的层面有了进一步的拓展,为打造世界一流的展览而作出全方位的努力。"125年意大利经典设计艺术"专题讲座就是国博展览工作的一种新的尝试,它是高水平展览之外的一场在经典设计艺术领域的高层次的文化对话,从中意两国在设计艺术领域的不同视角,从历史与发展等方面深入、全面地介绍了百年来意大利经典艺术设计与珠宝艺术的璀璨发展历史,对中国观众了解意大利艺术文化以及促进中意两国更加深入全面的文化艺术交流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也请各位记者像关注展览一样,关注这个特别的专题讲座。
最后,特别感谢策展人Amanda Triossi女士以及中意双方策展、布展团队,和为之付出辛劳的所有人士。再次感谢各位新闻界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