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国博要闻>详细信息
我馆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开国大典国旗杆及壁画《血肉长城》恢复落成仪式
2011-07-11     中国国家博物馆党委办公室

 

 恢复落成仪式结束后,我馆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与领导、嘉宾在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旗杆和壁画《血肉长城》前合影

1949年开国大典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旗杆以及大型陶瓷壁画《血肉长城》恢复落成仪式于6月21日在国家博物馆南庭院举行。这是国家博物馆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献给建党90周年的一份厚礼。我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黄振春出席,副馆长陈履生讲话,《血肉长城》的作者、著名画家、雕塑家、美术教育家侯一民教授到场并做讲解,我馆部分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加。

侯一民先生说,壁画《血肉长城》在创作中采用了难度极大的铁红结晶釉,这一工艺需要高温烧制,完成后的作品色彩凝重、浓烈,不仅充分映衬了时代背景,而且有力地深化了“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作品主题。该作品于1989年创作,高4米,宽17米,原先安装在中国革命博物馆“近代中国”陈列的序厅。国博改扩建工程开始后,对作品进行了保护性拆移。

陈履生副馆长介绍,天安门广场原国旗杆1949年9月底由北京自来水公司将上细下粗三节德国进口自来水管运至天安门,经焊接吊装完成,由此升起了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1991年4月15日晚8点,第一面五星红旗旗杆由新国旗杆替换后,于第二天上午运至中国革命博物馆,由原革博施工队安装在西门庭院北边花园内。2007年因改扩建工程,于2月28日拆装下来后运至国博文物库区收藏。2010年年初,在改扩建工程接近完工之时,国博开始了该国旗杆的恢复设立工程,于3月底完工。升起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的旗杆和壁画《血肉长城》成为国博南庭院重要的人文景观,与北庭院的文化名人雕塑园相对应。这种文物与艺术品的组合可谓相得益彰,交相辉映,不仅凸显了文物的价值,也更能发挥《血肉长城》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和艺术的审美价值,是国博“历史与艺术并重”新的发展定位的最好体现。(摄影:马腾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