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1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博物馆管理》编辑部举办博物馆学科建设与专业期刊发展研讨会暨《博物馆管理》创刊五周年座谈会,来自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以及各文博机构、高校、期刊出版单位的2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会议由《博物馆管理》编辑部主任冯峰主持,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博物馆管理》副主编丁鹏勃致欢迎辞,并介绍《博物馆管理》创刊5年以来的发展情况。
在专题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学者结合博物馆管理理论和前沿热点问题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地区联盟主席、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安来顺教授提出,博物馆数智化进程中面临“非传统型”的管理挑战,提升数字技术与博物馆的融合已经成为重要的战略,应注意技术和文化问题、澄清相关概念,并对博物馆职业伦理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宋向光教授针对博物馆人怎样理解知识,以及在博物馆工作当中如何体现知识、发挥知识的作用等问题分享了一些思考。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总工程师曹兵武研究员提出博物馆是新的、特殊的、高度综合的文化田野,博物馆工作是田野的延续,应上升到文化制度、文化传承、文化创新层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常丹婧老师基于观众参与的角度对博物馆展览构建进行审思,从博物馆内外两个视角考察展览中的观众参与趋向,强调观众参与既是手段也是目的。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徐玲教授认为专业期刊是引领和规范学术研究的重要平台,应促进专业期刊建设,使之成为未来博物馆人才培养的必要保障。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杨瑾教授认为,专业期刊和学科之间的发展在学术上互为表里,构成一个共同发展的共同体,应在共同体视角下努力实现专业期刊的学科化,期刊定位及其生发系统的学科化,视野国际化。同方知网资源合作经理栾天琪详细梳理并展望了数智时代背景下新型数字出版、AI技术、传播平台等助力学科建设与期刊发展的境况与前景,并介绍了网络首发、增强出版、人工智能赋能期刊出版等几项新技术的应用情况。
在座谈环节,与会人员充分肯定了《博物馆管理》5年来的办刊成效,并就专业期刊在博物馆学科建设中的作用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中国国家博物馆于2019年创办期刊《博物馆管理》,以此作为适应新时代博物馆发展趋势,加强博物馆学科建设,为博物馆发展提供理论支撑的重要举措之一。在创刊5周年之际,《博物馆管理》编辑部举办本次会议,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期望促进刊物继续进步,为博物馆学科体系的建设和博物馆科研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