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研究>学术动态>详细信息
平生风义兼师友——追思孙机先生
2023-09-21     中国国家博物馆

惊悉孙机先生已于6月15日仙逝了!近年因疫情干扰,久未会晤,不知他何时何病,感到很突然。因为他一向老当益壮,坚强过人,八十多岁还騎车上班,讲课时挺立不坐,我总觉得他应该寿过期颐的。现在他却真的安息了,除了哀痛,特别为文物考古事业的重大损失感到无比惋惜,一时恐怕很少人能代替他。我见到消息已晚,赶不上遗体告别的日期,只能写一篇小文聊表哀思。

他和我是北大校友,比我大半岁,但他入学却比我晚,因为他是以调干学生的身份上北大的。他入学前曾跟沈从文先生做过文物考古的基础工作,差不多是先做了几年硕、博连读的研究生,再来读考古专业的本科,当然就出了优异的成绩。1995年,他和我同一年膺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才成了“同年”,当然是我的前辈,同馆已二十八年了。所以我引李商隐哭刘蕡的诗句“平生风义兼师友”为题,比较恰当。

他在国家博物馆是终身研究员,还骑车去上班做研究,写解释词,开讲座,写出了好几本有新见卓识的书。总的说,是让文物“从历史中醒来”,使文物活起来了。文物自己不会说话,他替文物说话了。他把文物放在物质文化的大格局里,用多重证据进行分期分类的考辨,作出许多新的解释。限于我的知识结构狭窄,只能不求甚解地读了一部分书,说不到点子上。好在国家博物馆的讣告里已说得很清楚了,他是我国文物考古研究方面集大成者。

孙机先生文化修养非常丰富,除了文物考古的专业知识,还广涉诗文艺术的领域,也爱写诗。2009年国庆节前夕,中央文史研究馆举行聚会,马凯同志也来出席,还当场吟诵了他写的一首《满江红》词,我们受到了极大鼓舞。会后,孙机先生立即和作了一首,并倡议我们有兴趣的同仁一起和作。晚上文史馆工作人员电话通报给我,我也受到了启发,当夜匆忙写成一首词,让文史馆回报给马凯同志。这是我和孙机先生的一次合作,我的灵感正是由他激励而发的。事后马凯同志曾多次召集袁行霈、孙机和我等讨论传统诗词如何继承和创新的问题,为建立中华诗词研究院出谋划策。对孙机先生来说,也不是跨学科的活动。至于古籍整理,他和我同时进入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更是他所熟悉的业务了。

这次,我见到孙机先生病逝的噩耗,心情十分悲怆,率尔写了一首小诗,纪念他的业绩,表示深切的悼念:

以文化众吾家事

华夏文明继万年

文物有魂终复活,

能言不但汉衣冠

李商隐哭刘蕡的诗为刘蕡鸣冤,给刘蕡争了名誉;我哭孙机的诗则是为他评功歌德,赞扬他的业绩,也许我的诗也能附他的骥尾而传世。

孙机先生的贡献还有值得一提的,他带了一位没有学位的“研究生”扬之水女士,她用古代文物以考释古籍的著作陆续问世,影响不小,在我们的古籍整理工作中增加了一个方向,也是孙机先生开辟的新路。

 

2023年6月26日

(作者程毅中系中华书局编审,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