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教>最新活动>志愿服务>详细信息
学雷锋纪念日 | 国博开展“携手逐光梦 共筑志愿情”主题志愿服务项目
2025-03-12

62年前的3月5日,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发表,“学雷锋纪念日”在此后设立。25年前,这一天又被设立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2025年的3月5日,国家博物馆携手灯市口小学,组织小志愿者走进国家博物馆,开展“携手逐光梦 共筑志愿情”主题志愿服务项目,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为公众提供优质的导赏服务,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5日下午1时,国博—灯市口小学志愿服务队的20名小志愿者分组在“风展红旗如画——馆藏红色经典文物展”“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英模蜡像展”及“科技的力量”等展厅开展讲解服务,向公众介绍展品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经过前期学习和岗前培训,小志愿者们个个精神饱满,蓄势待发。

 

 

在“风展红旗如画——馆藏经典红色文物展”展厅中,小志愿者带领观众重温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艰苦奋战的革命历程。藏品画作《井冈山会师》《强夺泸定桥》等,开国大典时所用的灯笼、国徽,还有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亲手按动电钮升起的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党的光辉历程是孕育雷锋精神的丰厚土壤。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英模蜡像展”展厅中,小志愿者为观众介绍英雄模范的事迹。从李大钊、刘胡兰到钱学森、邓稼先,再到焦裕禄、黄文秀……最后来到雷锋同志的蜡像前。小“雷锋”们将雷锋同志的生平娓娓道来:帮战友洗衣服、给灾区捐款、扶老人过马路……“奉献社会、关爱他人是最快乐的事”,雷锋精神在孩童稚嫩的声音中得到了践行与传递。

 

 

 

在“科技的力量”展厅中,从“甲骨文残片”到“月壤样本”,从“四大发明”到“国产大飞机”,都展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科技力量,这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在“科学教育加法”的背景下,小志愿者们不仅能详细地介绍展品,更是对展品背后的科学原理如数家珍。在传递科技力量的同时,闪烁着格物之光,展现了新时代少年“学科学、懂科学、爱科学”的时代品格。

 

 

 

此次活动是国博志愿服务协会探索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模式、深耕志愿服务内容、创新志愿服务形式的切实举措,也营造了博物馆与学校共育的良好氛围。雷锋同志坚定的理想信念、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忠诚奋斗、无私奉献的集体主义优良作风等,在幼小的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16点30分,闭馆音乐响起,本次主题志愿活动圆满完成。同学们留下大合照,纪念这难忘的一天。

小志愿者郑云骞(五年级)的腰杆挺得很直,小脸红扑扑的,他说,“这种活动能不能再多一些?我有点意犹未尽,希望以后能常来这里跟大家交流,我还有好多话想说!”同学们对志愿服务的热情十分高涨。

“我们在给别人讲之前,自己要先把知识掌握得滚瓜烂熟,给别人讲的时候又加深了印象。我觉得这些知识很多跟课本的内容都是互补的,而且雷锋叔叔他的精神也鼓励了我,要多多帮助身边的人,多为社会作贡献,这是光荣的事。”小志愿者梅艺馨(五年级)说。活动结束后,她坐在椅子上喝了不少水,“感觉是累并快乐着吧。”

小志愿者李一方(六年级)说:“面对那些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一开始会有点紧张,但是我锻炼了勇气,也体会到志愿服务的辛苦,我觉得很值,因为成就感特别强。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我觉得能把普普通通的举手之劳做得特别棒,也是大英雄!”

未来,国家博物馆将进一步创新服务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期待与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携手同行,弘扬雷锋精神,书写志愿服务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