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欧洲再装饰的中国瓷器
最早进入欧洲的中国瓷器都是稀世珍品。与其他奇珍异宝一样,它们经常被加装银质配件,来表现其价值,提高其地位,中国瓷器因此经常获得新的功能。通过加装一个或更多的金属配件,碗可能被改造成杯子,罐可能被改造成啤酒杯,军持或者花瓶可能被改造成执壶。
约在1700年,中国瓷器被荷兰和英国商人大量输入欧洲。瓷器开始成为寻常物品,有些还是按照欧洲的设计风格定制的。大约在同一时期,用西方风格和主题装饰中国瓷器的需求开始在欧洲出现。为满足这种需求,荷兰、英国和欧洲其他地方的陶瓷画工就为那些素面瓷或没有多少装饰的中国瓷器加绘珐琅彩纹饰。另外,在17世纪末到18世纪的欧洲,由于日本瓷器备受推崇,有些中国瓷器被装饰了日本风格的纹饰,这类瓷器价格昂贵,供不应求。这些再加工主要在小型家庭作坊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