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介绍

江汉汤汤——湖北出土商周文物展

展期:2014/7/3 - 9/3
地点:北19展厅
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

《江汉汤汤(shāng)——湖北出土商周文物展》将于2014年7月3日开幕,展期两个月。此次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湖北省博物馆联合举办,通过122件(套)精美文物,系统展现湖北地区从商代早期至战国时期的青铜文化和礼乐文化。

展览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以商、周至战国时期的青铜容器为主,全面展示这一历史时期湖北地区青铜文明格局、体系以及礼制文化特点。其中,商代的“天兽御”青铜尊、西周的兽面扉棱提梁青铜卣、春秋的“随仲芈(mĭ)加”青铜鼎,以及战国青铜鹿角立鹤、越王勾践剑等经典文物,充分体现了湖北地区先民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和精巧雅致的审美情趣。第二部分集中展示了湖北地区出土的商周乐器,包括青铜质地的编钟、鼓,漆木质的琴、瑟、排箫、笙,以及石质的编磬。湖北是中国出土早期乐器最多的地区,几乎囊括了先秦乐器“八音”之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的全部种类,是先秦礼乐文明的实物再现,展现了早期中国音乐文化的基本面貌。 “文明因交流互鉴而丰富”。正是在与周边民族交流、碰撞、融合中,湖北江汉地区的先民们创造了影响深远、瑰丽璀璨的楚国文化,使中华文明的内容更加丰富,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展览不仅是先秦时期湖北地区璀璨的区域文化的精彩展示,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次非常重要的呈现。

除了湖北省博物馆外,本次展览得到了包括荆州、随州、襄阳、蕲春、黄陂、郧阳、咸宁、京山、浠水、宜昌、枝江11家博物馆的大力支持,是近年来规模罕见的、反映湖北地区先秦礼乐文明的大展。

 
前 言
“江汉汤汤”是《诗经•江汉》中描绘先秦时期湖北大地江河纵横的诗句。先秦时期的湖北,北接中原,南通百越,西达巴蜀,东邻吴越,各具特色的中国早期区域文明在此汇聚交流传播,形成了绚丽多姿的文化风貌。
早在远古时期,先民们就聚居于湖北江汉之滨,筚路蓝缕,开拓山林。公元前15世纪,商王朝在盘龙城设立军事重镇,以此为据点向南方开拓疆土,湖北自此成为商朝南土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周建国,大批姬姓、异姓贵族陆续受封于江汉地区,并带来了浓郁的周礼文化。春秋时期,中原王朝势力衰微,楚国异军突起,势力缘汉水北上,在蚕食“江汉诸姬”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逐渐形成以楚国为核心的文化形态。进入战国时期,别具一格的楚国文化随着其疆域的扩大而迅速扩展。
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湖北省博物馆主办的《江汉汤汤——湖北出土商周文物展》是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开放以来,继新疆、西藏、陕西等地博物馆之后推出的第四个与地方博物馆合作举办的重要展览,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话精神的一次实践。展览汇集了湖北省博物馆等十余家文物收藏机构的122件(套)精美文物,系统展现了湖北地区从商代早期至战国时期的高度文明。通过这些珍贵文物,我们可以感受到,湖北江汉地区的先民们创造了瑰丽璀璨、影响深远的楚国文化,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有力推动了中华文明的丰富和发展。
 
 

《诗经•商颂•殷武》记载:“维汝荆楚,居国南乡。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早在3500年前,湖北地区已经成为商王朝南方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1954年,武汉市黄陂地区发现大规模早商城址——盘龙城。经过考古发掘,这里揭示出上古城垣、大型宫殿基址、高级贵族墓葬、手工作坊等大批重要考古遗迹,还出土了大量青铜器、玉器等珍贵遗物,其文化面貌与中原地区的商王朝大体相同。种种迹象表明,盘龙城既是商王朝设于南方的军事重镇,也是其获取南方矿产资源的重要基地,甚至一度成为江汉地区的区域政治中心。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文明在这里交汇融合,华夏文明从此开始在江汉之滨闪耀光芒。

 
“大(天)兽御”青铜尊
商代晚期
1965年汉阳沙帽山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这件觚形尊的内壁铸有“大(天)兽御”铭文,应为人名或氏族名。觚形尊流行于商末周初,其形制来源于青铜觚,只是其体量较大,纹饰也更繁缛,主要用来盛酒。这件“大(天)兽御”铜尊铸制精良,器形高大凝重,纹饰华丽俊挺,是商周时期青铜铸造工艺的杰出代表。
   
兽面纹青铜钺
商代早期
1989年黄陂盘龙城杨家湾11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盘龙城商代遗址出土了大批青铜兵器,说明盘龙城拥有一支用先进武器武装起来的强大军队,以震慑南方各族,维护商朝南土安全。
 
 

西周早期新的方国被分封至湖北地区,同时南逃的殷遗民在这里形成新的聚居区;西周中期和晚期由于常年的周楚战乱,文化面貌相对萎缩,显现出一派荒芜的迹象。西周早期的青铜器群,主要发现在以蕲春为中心的鄂东、以随州为中心的鄂北、以荆州为中心的鄂中南三个区域。而西周中晚期的青铜器,绝大多数发现于随州一带,其他地区罕见。

 
兽面扉棱青铜尊
西周早期
2007年安居羊子山4号墓出土
随州市博物馆藏
这件青铜尊腹部饰兽面纹,足部饰龙纹,颈部饰蕉叶形纹,内填龙纹,通体四周均铸有大扉棱。从造型艺术来讲,此尊与同时期中原青铜尊并无差异,但其装饰纹样奇诡。这主要体现在兽面纹的堆塑立体性极强,鼻、眉、眼较为写实,加之该器并无底纹作为衬地,更加凸显了兽面鼓张的特质。
   
“噩侯”青铜方彝
西周早期
2007年安居羊子山4号墓出土
随州市博物馆藏
这件方彝的器身为母口承盖,盖为单脊四坡屋顶状,上有一对鸟形钮。器肩部两侧铸有对称的半环兽首衔环耳,前后肩部正中各有一张牙卷鼻的象首。器腹饰两层兽面纹,器盖饰兽面纹,口部饰龙纹,肩部饰火龙,足部饰龙纹。整器四面正中及四棱均铸有扉棱,显得极为繁复而华丽。盖内铸有铭文7字,“噩候乍厥宝(阝尊)彝”。噩候方彝当与兽面纹扉棱尊及兽面纹扉棱提梁卣同为一套,但方彝的制作难度极高,是十分珍贵的青铜艺术品。
 
虎形青铜尊
西周早期
1993年江陵江北农场出土
荆州博物馆藏
这件虎尊为圆雕虎形,虎首微昂,獠牙利齿,双目圆睁,翘鼻,粗颈,四肢直立,短尾上卷。虎身与耳、尾部分铸而成,整体铸造粗糙。
该器并非出自墓葬,而发现自砖瓦厂的取土坑内,同坑还出土两件铸造粗糙的铜钟,一件带有鹿角纹样,此外还发现两件鹿角。推测这坑器物是当时被沉于水底以祭祀河、湖、川的沉祭之器。这组器物具有一定的巴文化风格,说明在西周早期,江陵一带的聚居族群已比较复杂。
 
 

春秋时期的江汉地区是楚国的核心区域,也是楚国文化的发源地和辐射中心。春秋早期,楚国势力开始飞跃发展并迅速跻身强国之列,其周边大量方国或为其所灭,或沦为其附庸。随着楚国实力的迅速膨胀,独具特色的楚国文化逐渐表现出强大的自信心与竞争力。春秋中期开始,在物质文化和礼仪生活方面,以湖北为中心的江汉流域广大地区受中原王朝的影响逐渐减少,楚人的文化特色日益浓郁。从考古发现来看,除楚国核心区域外,江汉地区发现的曾、黄、邓、郑、息等周边诸国的文化遗存也具有楚国文化的风韵。

 
鸟纹青铜壶
春秋中期
2006年郧县肖家院出土
郧县博物馆
青铜壶是商周时期流行时间最长的青铜礼器之一,自商代出现以后,一直沿用至战国时期,甚至秦汉以后仍作为实用器使用。尤其西周中晚期以后,重食风尚影响日剧,多数酒器逐渐走向没落,唯独青铜壶的数量日益增加,且造型精致,纹饰华丽,成为最重要的酒器类型。
   
“越王勾践”剑
春秋晚期
1965年湖北省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这柄青铜剑,剑身满饰黑色菱形暗纹。圆形剑首顶端铸有突起的、宽度不到1毫米的同心圆,工艺之精巧几乎与今天精密车床相媲美。近格处剑身一面铸有错金铭文2行8字:“越王鸠浅自作用剑。”“鸠浅”即“勾践”二字的异体,证明此剑为越王勾践之佩剑。据《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威王七年(公元前333年),楚灭越。而望山1号墓经包山楚墓竹简纪时材料论证,推定其绝对年代为公元前332年。据此推测,“越王勾践”剑是楚灭越战争的战利品。
 
 

战国时期的江汉地区仍旧是楚国的核心区域,而此时的楚国已然是东灭越、西达巴蜀、南至江西、北连齐鲁,“地方五千里”的泱泱大国。战国晚期,楚国被公推为合纵长,联盟六国共同抗秦。然而随着楚怀王被俘、秦将白起拔郢,在强大的秦军面前,庞大的楚国节节败退,最终于公元前223年亡于秦。

这个时期的考古遗存表明楚国的礼制传统存在两大壁垒分明的系统。以楚王、附庸和封君、大臣为代表的高级贵族,墓葬礼俗尽可能向周礼系统靠近,以成组的 鼎和圆鼎标识身份等级:而之下的低等级贵族,则更多地以鼎、敦、壶、簠、盒的组合形式,表现自身身份。后者在器物组合以及数量方面,几乎不见周礼的影子。在这种双重礼制的格局中,战国时期楚地文化呈现出色彩纷呈的特点。

 
青铜鹿角立鹤
战国早期
1978年随州擂鼓墩1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鹤嘴右侧有铭文一行七字:“曾侯乙作持用终。”
战国楚系墓葬中多见漆木质地的飞鸟、鹿形器。关于这种器物的功能有多种观点。曾侯乙墓发掘者认为,鹤、鹿在传统文化中被认为是长寿的象征,尤其是鹤,还与登仙思想有关。还有学者认为此种器物即是墓葬中的镇墓兽。也有学者指出这种雕塑或为鼓架,与枣阳九连墩大墓所出的虎鸟座鼓的鼓架相近。无论其功能如何,这种造型奇特的动物飞鸟形象的器物,表达了楚地文化中重巫、尚怪的文化特质。
 
 

九千年前,河南舞阳贾湖地区的先民创造骨笛,吹响了中华音乐史上的第一个音符。夏商周时期,优雅肃穆的宫廷音乐与中国礼仪制度相辅相成,形成了独步天下的青铜礼乐文明。

湖北是中国出土早期乐器最多的地区,囊括了先秦乐器“八音”之金(钟、镈、铙)、石(磬)、丝(琴、瑟)、竹(箫、箎)、匏(笙、竽)、土(埙、缶)、革(鼗、雷鼓)、木(柷、敔)的全部种类。随州战国早期曾侯乙墓出土乐器125件,其钟磬排列是符合墓主诸侯国君身份的“轩悬”;随州战国晚期九连墩1、2号墓出土乐器90余件,其钟磬排列是符合墓主人卿大夫身份的“判悬”。这些实例是对先秦礼乐制度的印证,也表明西周建立的礼乐制度在战国时期的楚国仍被沿用。湖北地区出土的乐器实物及相关乐律学铭文的发现,勾画出早期中国音乐文化的基本面貌,同时也改写了世界古代音乐史。

 
排箫
战国早期
1978年随州曾侯乙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排箫为吹奏乐器,又称“参差”或“箫”,其特点为一管一音,应受吹管启发而被发明。殷商甲骨文中的“龠”字为捆扎编管的象形,或为排箫的原始形制。河南光山黄国国君墓出土的4件竹排箫,属春秋早期,为迄今所知最早的排箫实物。曾侯乙墓出土排箫共2件,此件为13管,是用13根不同长短的苦竹管并列,加3个竹夹并以细索缠绕而成。
   
青铜编钟
战国晚期
2002年湖北枣阳九连墩1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本套编钟共34件,规模仅次于随州曾侯乙编钟及随州擂鼓墩2号墓出土的编钟。只有上层一组11件完成了调音。战国晚期,乐器音列得到完善,制作工艺大幅提高,音乐性能越来越精良,礼乐的艺术化使其突破陈规束缚而得到发展,礼乐制度由等级象征演变为政权的象征。
 
木雕彩绘漆瑟
战国早期
1978年随州曾侯乙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本件瑟体以整木斫雕而成,面、侧、挡、底板相连而成共鸣腔。首端岳山右侧平行排列25个弦孔,尾端岳山分为三段,或为9、7、9分组张弦。曾侯乙墓共出土瑟12件,为目前所知出土瑟最多的墓葬。同出瑟柱(即琴码)计1358枚。一般认为曾侯乙墓中室为宴礼场面,用到7件瑟但不见琴。东室为后宫场景,则琴、瑟同出。
 
青铜建鼓座
战国早期
1978年随州曾侯乙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建鼓是以木贯鼓树立的双面大鼓,用于祭祀场合。此建鼓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实物。其中心空心圆柱口沿有“曾侯乙作持”五字铭文。此青铜座也是战国青铜铸造的杰作,采用了分铸、铸接、焊接结合的铸造方法,先分别铸出座底、龙身、承插柱,再通过铸接和焊接将其结合一体。簇拥圆柱的群龙,由八条主龙及攀附于主龙的数十条小龙组成,龙身相互穿插盘绕,以多变的形态和对称的布局构成了极其生动繁复的立体造型。
   
兽面纹青铜鼓
商晚期
1977年湖北崇阳白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这是现存最早的青铜鼓之一,距今约三千多年,目前存世仅两件,另一件收藏于日本京都泉屋博物馆。铜鼓由鼓冠、鼓身、鼓座三部分组成,仿木质皮鼓的形制。
 
 
│展厅实景│
 
 
│展览资讯│
 
 
新闻:
“江汉汤汤——湖北出土商周文物展”在我馆开幕
 
│微博热议│
 
资料提供:展览一部 责任编辑:张应 美编:包莹莹 摄影:周子杰
展品推荐
展览实景
展览咨询
微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