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本唐卡艺术展
|
|||
“唐卡”是藏族绘画艺术的独特形式,是藏族与不同地域文化,特别是藏汉民族文化之间交相辉映的产物。南亚、中亚和中原多种文化的复杂作用共同推动了唐卡艺术风格的演变,其中一个最明显的趋势就是不断向中原汉地文化学习和靠近。如吐蕃时期文成公主入藏,随行之大量工匠参与修建大、小昭寺;蒙族扶持的萨迦派艺术,在尼泊尔风格的基础上大量融入了元朝宫廷风格;勉唐、钦则和噶玛噶智三大画派更是在不同程度上吸收了中原的寺观、宫廷和民间艺术风格。同样,从敦煌和黑水城,到五台山和故宫宝相楼,我们也能看到藏族艺术对其它地区的影响。据《释迦佛像记•水晶宝镜》记载,松赞干布用鼻血绘制忿怒相吉祥天母。自此,唐卡已历经一千多年的积累与发展,成为汇聚藏族宗教、历史、科技和艺术等各个领域珍贵遗产的载体。新中国成立以后,从中央到地方的专家学者开始采取个案研究、影像记录、口述史和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多种方式对唐卡进行研究和保护。2006年,“藏族唐卡”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唐卡与堆绣、彩塑和铜雕等一起以“热贡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
│展厅实景│
|
|
│相关资讯│
|
|||
|
│微博热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