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介绍

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成果展

 
 
前言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在文化部、文物局的关心支持下,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内成立了水下考古学研究室,由此开始了我国水下考古的历史。水下考古是考古学的重要分支和组成部分,其目的和任务是对我国水下文化遗存进行调查、发掘和研究。20多年来,这支队伍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培养了大批人才,开展了大量水下考古工作并进行学术研究。在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等广大海域进行的水下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福建定海白礁Ⅰ号、辽宁绥中三道岗、广东南海Ⅰ号、西沙华光礁Ⅰ号等沉船遗址的重大发现与发掘,极大推动了我国古代海洋交通史、海外贸易史、外销陶瓷、航海技术史等课题的研究,并为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建馆百年之际,我们举办这个水下考古成果展,集中展示了我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20多年来在人才培养、水下考古调查与发掘、学术研究及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藉此让广大观众了解我国水下考古的历史、现状和进一步发展水下考古事业的重要意义。

 
国家重视 事业开启    
     

中国拥有三百余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一万八千公里长的海岸线以及众多的江河湖泊,航海历史源远流长,海上丝绸之路闻名世界,我们的祖先曾创造出灿烂的蓝色文明,为后世遗留了丰富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和了解这些珍贵的水下文化遗产,是摆在我国文物考古工作者面前迫切而艰巨的任务。但直至上世纪80年代,水下考古在中国还是一片空白。1986年9月,我国政府决定发展水下考古事业。1987年3月,国务院批准成立由国家文物局牵头的国家水下考古协调小组,协调小组委托中国历史博物馆承担这项国家任务,时任馆长俞伟超先生勇挑重担,主持设立了我国第一个水下考古科研机构——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学研究室(现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

同时,国家极其重视保护水下文物的立法工作,1989年10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中国水下考古事业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填补了学科空白,推进了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进展。

 
1993年,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张德勤同志参观日本“中国南海沉船文物展”   2002年秋,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同志听取南海Ⅰ号沉船水下考古工作汇报
     
1992年,国家水下考古协调小组第四次会议   2004年,中国国家博物馆老馆长潘震宙同志视察福建东山冬古湾沉船发掘工地
     
2008年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宁波基地揭牌   1998年,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同志出席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宁波工作站揭牌仪式
 
强本固基 培养人才
 

人才是事业的基础。水下考古专业人员的培养更是中国水下考古学以及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得以发展、壮大的先决条件之一。在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养过程中,通过借鉴国外水下考古人员培训经验并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体系和理念,即通过潜水技能培训和水下考古实践,把文物考古工作者培养成为具备一定潜水技能、能够亲临水下发掘现场的水下考古专业人员。

人才培养始终伴随着我国水下考古事业的发展。我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的培养主要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两种途径。受国家文物局委托,从1987年到2009年,共举办五期全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培养专业人员86名,其中第四期培训班还为肯尼亚培养了2名水下考古专业人员。

为拓展我国水下考古工作领域, 进一步提高我国水下考古工作水平,中国国家博物馆还组织举办了三期技术潜水培训班,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水下考古专业人员。

  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学员在阳江基地进行潜水训练
 
发展壮大 成果斐然
 

水下调查和发掘是水下考古工作的主要内容。我国水下考古专业队伍自诞生以来,先后在祖国的四大海域——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开展了一系列调查与发掘工作,成果斐然。在实践中,为解决在水下进行考古调查、发掘、记录等问题,采用了有别于陆地考古的专门技术、设备与方法,涉及潜水物理、潜水生理与医学、海洋物理勘探、遥感技术与空间技术等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诸多学科,摸索出一套使用物探调查与潜水探摸相结合的适合中国水域(尤其是水下能见度较差海域)的水下考古工作技术与方法;同时各项水下技术设备也不断更新,为水下考古调查与发掘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取得了开拓性成果。

 
水下考古调查
水下考古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进入中国的时间虽然较晚,但是在国家文物局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各兄弟单位的密切配合和积极参与下,从1988年开始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学研究室即开展了大量水下考古调查工作,遍及全国大部分近海海域、西沙群岛远海海域和部分内陆水域,先后调查发现百余处水下文物遗存,取得了重要成果。
  水下考古发掘
近年来,我国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面临日益严峻的形势。在国家文物局领导下,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组织全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开展了一系列水下考古发掘。其中重要的有福建连江定海白礁Ⅰ号宋代沉船遗址、辽宁绥中三道岗元代沉船遗址、广东南海Ⅰ号宋代沉船遗址、福建平潭碗礁Ⅰ号清代沉船遗址、西沙群岛华光礁Ⅰ号宋代沉船遗址等。这些发掘揭露了一些沉船船体遗迹,同时出水了大批陶瓷器、金属器等遗物,它们是研究中国陶瓷史、造船史与海外贸易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青海湖石牡丹纹菱花盘
 
青花杂宝、人物故事图盖罐
  三道岗婴戏罐   青花人物故事纹凤尾尊   青花冰梅纹将军罐
 
学术研究 对外交流
 

水下考古作为考古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不仅要对水下文化遗存进行调查和发掘,同时还对这些遗存进行综合研究。我们始终坚持学术研究与水下考古实践并重的宗旨,在推动水下考古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学术研究。

“立足国内、放眼世界”是我国水下考古发展二十余年的一贯方针。在开创和推进国内水下考古事业的同时,积极加强对外交流与国际合作,极大促进了中国水下考古事业的发展。

随着我国水下考古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国家博物馆设立了三个水下考古基地,为出水文物保护、科学研究、人员培训及对外交流等提供良好的专业平台。

 
学术研究
我国水下考古事业从建立伊始就重视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依托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开设海洋考古学课程,进行相关学术研究和教材编写;多次召开水下考古相关领域的学术研讨会,不断提高了我国水下考古学研究水平。
在水下考古工作的基础上,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在学科建设、学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学术成果,已经出版多部水下考古报告与专著。
  2010年,参加法国巴拉瓦海域“让娜-伊丽莎白”号沉船遗址发掘
 
1989年,中澳合作全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   1989年,中澳合作发掘福建连江定海白礁一号沉船遗址   2004年,法国水下考古学家李特先生在水下考古基地讲座与交流
 
对外交流
中国水下考古的诞生,本身就是改革开放、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成果。第一期全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就是中外合作的重要范例。在长期水下考古工作中,向世界水下考古先进水平看齐,加强与国外地区的学术交流,对我国水下考古事业稳步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2010年中国水下考古开始走出国门,远赴东非肯尼亚实施水下考古合作项目,充分体现中国水下考古事业的发展与壮大。
  2010年中肯合作调查肯尼亚拉穆岛海域水下文化遗存
 
1993年在日本举办中国南海沉船文物展   1996年中日合作调查日本爱知县常滑市伊势湾水下文化遗存   2010年在韩国召开中韩水中发掘成果共同发表会
 
基地建设
随着我国水下考古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中国国家博物馆设立了三个水下考古基地,分别为:
1、中国国家博物馆科研与培训基地。位于广东阳江海陵岛,2003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拥有潜水培训专业设施、图书馆、水下考古成果展示厅和完善的配套设施,具有水下考古科研中心、培训中心、信息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等多项功能。
2、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宁波基地。与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建设,目的在于开展东海海域的水下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
3、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青岛基地。与青岛市文物局共同建设,目的在于开展渤海及黄海海域的水下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
上述基地在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养、学术研究与交流、组织协调水下考古工作、文物资料整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国家博物馆科研与培训基地展示厅
 
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青岛基地   第四期全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学员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科研与培训基地从事理论课学习   第四期全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学员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科研与培训基地从事第一应急反应救护训练
         
第四期全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学员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科研与培训基地学习制作基线   中国国家博物馆科研与培训基地外景   中国国家博物馆科研与培训基地图书室
 
结语
 

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的领导和支持下,我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与沿海地区兄弟单位和水下考古专业人员通力合作、团结奋斗,在探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有的成果不仅填补了该领域的学科空白,也标志着我国水下考古学从起步阶段逐渐进入持续发展阶段,成为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生力军。

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不懈努力,发扬开拓创新的精神,进一步加强高新技术应用、出水文物保护、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科研水平,以更好地促进水下考古的学科发展,为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继续贡献力量。

 
展厅实景        
         
   
         
   
         
   
 
展品推荐
展览实景
展览咨询
微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