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博物馆建筑设计展
展览介绍

中国国家博物馆建筑设计展

  展期:2012/5/21 - 2018/5/15
地点:南9展厅

2007年3月至2010年底,中国国家博物馆进行了改扩建工程,馆舍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此次《中国国家博物馆建筑设计展览》占展厅面积1364平米,共展出中国国家博物馆建筑设计及建设施工的珍贵图纸及照片资料200多张。主要内容包含2004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工程建筑设计方案国际招标”入围方案10个,以及多次修改中标方案的过程,重点展示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新建筑形象。此次展览分为“老馆建筑”、“国际竞赛设计方案”、“修改中标方案”、“实施方案”四部分,通过图片及模型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建筑诞生的过程。


相关链接:

国博建筑

《中国国家博物馆建筑设计展》开幕

 
老馆建筑
 
2003年2月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两馆合并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中国国家博物馆。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两馆大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年“十大建筑”之一,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其中展览面积2.3万平方米。
 

老馆立面图
  老馆平面图
老馆平面图
  老馆加固
老馆加固
  老馆加固
老馆加固
             
老馆加固
老馆加固
  老馆加固
老馆加固
  老馆加固
老馆加固
  老馆加固
老馆加固
国际竞赛设计方案
 
2004年2月至6月,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中国国家博物馆组织了“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建筑设计方案国际招标”,国际招标征集到十个设计方案。后经过专家论证评选,确定4号、8号、9号方案为入围方案。2004年8月15日,经过评标委员会的第二轮评审,确定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与德国gmp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联合体合作设计的4号方案为中标方案。
 

方案1效果图
 
方案2效果图
 
方案4效果图
 
方案8效果图
 
方案10效果图
修改中标方案
 
新设计出三个比选方案
根据2006年1月7日专家论证会议的意见精神,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与德国gmp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新设计出三个比选方案,上报文化部、国家发改委,供中咨公司组织有关专家做进一步论证。方案一为“双庭院方案”,方案二为“叠落式方案”,方案三为“四庭院方案”。总建筑面积分别为29万平方米,25万平方米和22万平方米。
 
  设计比选方案1:双庭院方案
1. 入口大厅南北面设有两个庭院。“双庭院”在布局上和老馆南北两个庭院的现状具有历史性的呼应关系。
2. 建筑东西方向长度向东扩展,与人民大会堂的北立面长度接近,使天安门广场两侧建筑体量基本达到平衡和协调。
3. “双庭院”入口大厅的面积从原中标方案的24000平方米,缩小到8005平方米。
4. 新的中央大厅依然位于建筑东侧中部,与老建筑的布局保持一致。
 
  设计比选方案2:叠落式方案
1. 入口大厅内南北向通往各层展厅设有“叠落式”宽大楼梯,形成叠落有序的层次感。
2. 建筑东西方向长度向东扩展,与人民大会堂的北立面长度接近,使天安门广场两侧建筑体量基本达到平衡和协调。
3. “叠落式”楼梯布局的入口大厅面积从原中标方案的24000平方米缩小到15000平方米。
 
  设计比选方案3:四庭院方案
1. “四庭院”方案南北各设两个庭院。通过四个庭院来分隔展览空间和活动空间。
2. 建筑檐口高度34.8米,与公安部立面檐口高度一致。
3.建筑东西方向长度向东扩展,与人民大会堂北立面基本均衡。
4. 入口大厅的面积从原中标方案的24000平方米缩小到9000平方米。
 
优化比选方案
2006年5月10日至12日,受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咨公司召开专家评估会,对《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可研报告和设计方案》进行评估。专家们在对本工程全面分析与论证的基础上,形成了对三个设计比选方案及新一轮可研报告的专家组评估意见。多数专家赞成“双庭院方案”,并提出了进一步优化的建议。同时,专家提出保留原老馆西、南、北三面,新馆向东侧扩建的方式,并建议做出相应设计方案,以供进一步比选。
2006年7月,中咨公司再次组织专家评估会,对优化后的“双庭院”和新设计出的“留三面”方案进行论证,专家会议充分肯定了“留三面”设计方案,并希望对此方案进一步优化设计,使其成为实施方案。
 
 
     
优化比选方案1:新双庭院方案
1. 采用“落架扩建”的方式,按照原有建筑风格进行扩建,从根本上提高和改善博物馆的使用功能;同时与人民大会堂、公安部大楼在城市空间、建筑体量关系上达到均衡和协调,并保持原有建筑布局和建筑立面风格。
2. 入口大厅南北两个庭院,在布局上和老馆南北两个庭院具有历史性的呼应关系。新建的中央大厅依然位于建筑东侧中部,与老建筑的布局保持一致。
3. 建筑檐口高度为31.2米,与人民大会堂的北立面两翼檐口高度一致。建筑东西方向长度向东扩展至177米,与人民大会堂北立面长度一致,使天安门广场两侧建筑体量基本达到平衡和协调。
  优化比选方案2:留三面方案
1. 根据专家评估会议的意见精神,以保留西、北、南三部分原有建筑为原则,创作本方案。
2. 保留原有建筑的西、北、南三面并对其进行加固改造,将原建筑的东部、中部拆除,同时利用原有两个室外庭院进行扩建。
3. 新建筑向东扩展37米,与老建筑保持适当距离。考虑到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区别,新的建筑立面风格与老建筑既有不同,又保持协调。
4. 沿保留老馆南北中轴线设计南北贯通的多用途艺术长廊,并作为接待和疏散观众的中心区域。
5. 在西部老建筑与新建筑之间设计南北贯通的室外庭院,供观众休息,同时解决建筑通风和采光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