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研究>学术动态>详细信息
国博举办“首届中国金属文物保护学术研讨会”
2023-12-08     中国国家博物馆

2023年12月1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文保院、金属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承办的“首届中国金属文物保护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是国内第一次以金属文物保护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中国国家博物馆文保院院长王力之研究馆员代表主办方单位致辞。来自全国博物馆、考古机构、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相关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研讨会开幕式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文保院副院长成小林研究馆员主持。

 

 

本届研讨会主题为“金属文物保护”,14位专家对领域内的新方法、新技术和三星堆、海昏侯等重要文物案例进行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学术研讨会分为四场,分别由北京化工大学王菊琳教授和北京大学胡东波教授主持,内容涵盖“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研究成果、金属文物科学认知、金属文物腐蚀研究、金属文物保护技术等四个方面。

会议介绍的磁记忆、太赫兹等分析检测技术和除锈凝胶、双向电迁移等保护技术材料在金属文物保护领域的应用均为国内首创,充分响应了全国文物科技工作会议和十三部门《关于加强文物科技创新的意见》精神中关于“在重点领域突破一批文物保护和考古关键技术”的当务之急以及“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物科技创新系统性理论、方法与技术”的远景目标。

以下是本次研讨会学术报告要点,以飨读者。

 

“首届中国金属文物保护学术研讨会”学术报告要点


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成果展示


陈家昌《馆藏脆弱青铜器保护关键技术研究的突破与实施路径》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陈家昌研究员基于“馆藏脆弱青铜器保护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成果,进行了《馆藏脆弱青铜器保护关键技术研究的突破与实施路径》报告,针对脆弱青铜器物基体强度低、病害类型复杂等特点,设计研发了具有多重响应的脆弱青铜器系列保护新材料、新技术及应用共享平台, 探索了新材料、 新技术在不同特征和保存状态下的脆弱文物保护实践中的应用问题,为建立良好的应用示范效果提供了新的思路。

 

张然《馆藏脆弱铁质文物稳定性评估与综合病害防治——以青州博物馆铁锸为例》


中国国家博物馆张然副研究馆员基于“馆藏脆弱铁质文物劣化机理及保护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成果,进行了《馆藏脆弱铁质文物稳定性评估与综合病害防治——以青州博物馆铁锸为例》报告。报告以青州博物馆铁锸为例,对其物理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估,在此基础上以机械方法除锈、低氧微气泡设备脱盐、复配儿茶素缓蚀、石墨烯改性B72封护,并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了文物保存囊匣,实现了文物的综合病害防治。

 

二、金属文物科学认知


杨军昌《先秦金+玉之美:材料与工艺》

 

西北工业大学杨军昌教授进行了《先秦金+玉之美:材料与工艺》报告,从黄金配饰考古案例、黄金和玉石融合配饰的考古案例、黄金饰件表面玉石的镶嵌工艺史、天然玉石和人造玉石装饰材料的使用历史等方面进行报告,揭示了不同材料的发现与生产真实反映了当时中国古代的生产状况与技术成就。

 

许琼《X射线成像技术进展及其在金属文物研究中的应用》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许琼副研究员报告题目为《X射线成像技术进展及其在金属文物研究中的应用》,针对文物种类繁多、情况复杂等特点,介绍了团队所研发的X 射线 CT 和 X 射线荧光设备在文物检测中的典型应用实例,以及团队在文物专用 X 射线成像设备开发方面的最新进展。

 

江晶《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铁兵器科学分析研究》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江晶馆员报告题目为《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铁兵器科学分析研究》,通过科学分析海昏侯墓19件铁兵器,获得了公元前1世纪中国钢铁技术体系发展趋势;铁兵器制作方式的多样性、材料运用的多元化反映出西汉中期精湛的武器制造技术,印证了西汉时期中国古代独创生铁冶金技术对世界冶金史、军事史的重大影响。

 

三、金属文物腐蚀研究


胡钢《扫描微电化学探针技术在金属文物腐蚀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北京大学胡钢副教授进行了《扫描微电化学探针技术在金属文物腐蚀机理研究中的应用》报告,利用扫描电化学显微技术,通过构建微区电极模式获得了其电化学相关信息。该技术在青铜器、铁器、银器等金属文物的腐蚀研究中进行应用,揭示了多种金属文物的腐蚀机理,为文物保护材料筛选提供了科学支撑。

 

刘瀚文《考古发掘现场金属文物保存环境在线监测方法——以三星堆文化遗址祭祀区为例》

 

故宫博物院刘瀚文馆员报告为《考古发掘现场金属文物保存环境在线监测方法——以三星堆文化遗址祭祀区为例》,引入电化学在线监测技术监测金属在环境中的腐蚀状况,并在新一轮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现场进行应用。结果显示在考古发掘过程中,器物出土后始终处于半掩埋半暴露的条件下,不利于出土青铜文物的保存

 

王嘉堃《基于太赫兹技术的青铜锈蚀产物的原位无损分析》

 

浙江大学王嘉堃博士报告为《基于太赫兹技术的青铜锈蚀产物的原位无损分析》,将太赫兹时域光谱应用于青铜器锈蚀产物的原位分析和成像,建立了标准青铜器锈蚀产物的太赫兹光谱数据库,利用太赫兹信号的飞行时间延迟和检测到的锈蚀产物的折射率获得了锈蚀层的厚度,该技术成功地应用于三星堆遗址出土青铜器的锈蚀产物分析中。

 

许瑛《建筑技术科学在馆藏金属文物预防性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清华大学许瑛副教授进行了《建筑技术科学在馆藏金属文物预防性保护中的应用研究》报告,开发了博物馆中污染物分析的非靶向分析方法,明确了关键污染物及其导致的铁器劣化机理。设计了加速腐蚀实验小舱系统,定量确定了不同污染物浓度下文物劣化速。建立了材料吸/放湿机理模型,对展柜内调湿材料的吸/放湿效果进行评价。团队正在开发博物馆展陈环境预测系统,阐述了该系统在风险评估和决策支持方面的可能应用。

 

刘薇《基于拉曼光谱半定量分析的铁质文物锈层“保护能力指数”(PAI)评估》

 

中国国家博物馆刘薇副研究馆员进行了《基于拉曼光谱半定量分析的铁质文物锈层“保护能力指数”(PAI)评估》报告,利用拉曼光谱成像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开发了两种铁质文物锈蚀产物的拉曼光谱半定量方法,以“南海Ⅰ号”、青州博物馆等出水或出土铁质文物为例,计算出锈层的“保护能力指数”,评估锈蚀稳定性,为评估铁质文物的保存状况提供关键数据。

 

四、金属文物保护技术


田建花《南通出土盐铁文物的保护修复》


南京博物院田建花研究馆员报告题目为《南通出土盐铁文物的保护修复》,南通博物院10件大型盐铁文物在自重导致的应力腐蚀和局部高湿富氧环境的作用下,病害发展异常迅速。在多种分析检测手段基础上,设计和细化保护环节的工艺措施,使文物的结构稳定性、 外观完整性、抗腐蚀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黄霞《基于多重响应的脆弱青铜器功能保护材料研发与应用示范》

 

郑州大学黄霞副教授报告的题目为《基于多重响应的脆弱青铜器功能保护材料研发与应用示范》,报告探索了病害分析评价、表面稳定化判定与智能保护逻辑链,在不改变青铜器外观、色泽、不损伤基体的前提下,研发出了集病害检测分析、表面稳定化处理与加固保护等相互支撑的多重保护功能材料体系,实现了脆弱青铜器无损分析、温和精准除锈与可逆加固的技术突破,为解决脆弱青铜器保护的瓶颈问题提供了新途径。

 

杨欣《双向电迁移青铜文物保护技术基础研究》

 

北京科技大学杨欣老师进行了《双向电迁移青铜文物保护技术基础研究》报告,提出了基于双向电迁移理论的脱盐缓蚀同步处理技术,初步验证了其在青铜文物稳定化保护方面的可行性,阐明了电解质溶液中带锈青铜的锈层转化机制,提出了潜在的青铜文物保护的阳离子缓蚀剂,理清了电迁移工艺参数-脱盐效率-缓蚀效果之间的内在关系。

 

江旭东《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墓葬区出土脆弱青铜器的科技保护与研究》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保中心副主任江旭东副研究馆员进行了题目为《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墓葬区出土脆弱青铜器的科技保护与研究》的报告,对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墓葬区出土的七十余件典型脆弱青铜器进行科学检测,提出密度指数作为青铜器腐蚀程度和脆弱等级的重要指标,并制定出清洗、 除锈、补配、焊接和粘接、封护、作旧等修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