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研究>学术动态>详细信息
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汉传佛教造像的艺术形式与演变学术研讨会”
2020-11-26     中国国家博物馆

2020年11月19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了“汉传佛教造像的艺术形式与演变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旨在为佛教造像艺术、佛教考古领域的学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研究成果的学术平台,并配合中国国家博物馆“相由心生——山东博兴佛造像展”活动,推进中国区域佛教造像研究向更广博的领域发展。研讨会邀请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故宫博物院、河北博物院、北京服装学院、山东大学、博兴博物馆等多家研究机构的知名专家、学者与馆内研究人员共同开展研讨,国家博物馆、山东潍坊市博物馆相关人员列席了会议。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院负责人陈煜出席本次研讨会并致开幕辞。他表示,这次举办的“汉传佛教造像的艺术形式与演变学术研讨会”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立足百年积淀,第一次主办以佛教造像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意义非同凡响,希望通过这次研讨会,能够促进国内佛教造像研究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加强国博与学界的沟通与联系,提升国博造像研究的整体水平。

开幕式后,研讨会进入了上午场主旨发言环节,由国博研究院副院长霍宏伟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魏道儒研究员首先进行了《佛教造像与中国文化精神》的演讲。他提到,中国的佛教造像是中印文化交流互鉴的艺术结晶。在中国人特有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审美意向指导下塑造出来的佛、菩萨形象,以观音、弥勒为代表,具有了超越时代、超越种族、超越宗教的永恒魅力。中国文化精神和艺术家的追求,是中国佛教造像不同于其他国家与地区佛教造像的根本原因。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李建欣研究员表示,地方佛教文化研究是中国佛教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和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国佛教研究的深化、细化和具体化。地方佛教文化研究需要来自考古学、历史学、佛教研究、艺术学等不同学科的参与和协作。河北博物院原副院长刘建华研究员认为,十六国时期的金铜佛教造像是目前国内所见最早的金铜单体佛造像,造像风格既有古印度与中亚的影响,也有中原北方造像特征。从山东博兴地区出土的部分造像特征可以看出十六国时期造像的深远影响,特别是为河北、山东两地的佛教造像艺术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故宫博物院器物部冯贺军研究员介绍了故宫博物院藏汉传佛教造像,通过对清宫旧藏、接收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文化局等单位调拨、文博单位地交流互换、收购和捐献等不同来源造像进行了梳理,并对相关重点文物做了介绍。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何志国教授提出,在早期金铜佛像和造像碑等上面,至少发现佛、菩萨造像与铭文混淆现象十六例,年代从北魏晚期至隋,延续近百年。在五世纪晚期,佛、菩萨名实混淆与莲花手观世音向无畏手观世音造型的转变有关。这种现象很可能说明民众把佛教造像当作神灵,俗语“求神拜佛”是千百年来民众对佛教造像认识的最好注脚。

研讨会下午场发言分为了三场。第一场发言由华东师范大学何志国教授主持。山东博兴博物馆馆长张淑敏副研究员介绍了博兴北朝至隋代的佛教造像,对博兴出土佛造像情况、博兴佛造像特点及题材作了梳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李振光研究员从遗址的考古勘探及认识、考古发现与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博兴近年来的考古工作成果。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高继习副研究员分析了定州系白石佛教造像的空间分布向东到达山东博兴,而博兴又恰恰是白陶佛教造像的中心,很可能白陶造像是作为白石造像的替代品出现的,用于特殊的佛教仪式场合。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院佛造像研究所佟春燕研究员介绍了“相由心生——山东博兴佛造像展”的展览设计,从展品选取、展览结构设置以及辅助展品设计三方面回顾展览设计过程,并就展览策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在场专家进行了讨论。

研讨会下午场第二场发言由国博研究院佛造像研究所佟春燕所长主持。国博研究院副院长霍宏伟研究员分析了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铜镜中涉及佛像、罗汉、飞天、经咒及修寺塑像铭文的内容,他认为这些题材内容时间跨度较大,由此反映出佛教文化对于我国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国博藏品保管部张萌副研究馆员考证,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一类伏膝枕颔造型的佛像不应该被称为“雪山大士”,应被称为释迦冥思像。此类图像表现的是释迦牟尼从人格化形象向神格化形象过度的重要阶段,集苦行像和思惟像于一体。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院邱忠鸣教授通过考察相关造像记来审视现存中古大型佛造像出现的关键性问题,分析在中古中国早期出现这类大像的原因及其在整个世界区域艺术史的较大坐标中的位置和作用。国博研究院佛造像研究所马宗洁副研究馆员对南北朝佛像金面的相关教义进行梳理和分类,并与河北、山东、四川、陕西等地的佛像金面相关文物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南北朝佛像金面的意义,探讨南北朝佛像金面的影响。

研讨会下午场第三场发言由国博研究院佛造像研究所佟春燕所长主持。国博图书资料信息中心负责人翁淮南分析了“一带一路”视阈中国佛造像“西化”“汉化”“藏化”“华化”“全球化”等历程,提出要在“一带一路”视野下开展佛造像中国化及海外传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夏德美副研究员提到,中古时代佛教极为盛行,渗入到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诸多层面,研究中古佛造像,至少应该从艺术、宗教、政治等三个视角展开。国博博士后研究人员蔡晓菁结合佛教中国化视角来分析造像碑的具体功用和类型,更侧重于考察造像行为与佛教发展的互动关系。

与会专家发言与讨论结束后,国博研究院霍宏伟副院长对本次研讨会进行了总结。本次研讨会过程中,二十余位专家学者与多位参会人员就中国佛教考古新发现与新认识、汉传佛教造像的艺术形式与演变等热点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也为古代佛教造像的保护和利用、研究和传承提出了建议,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展陈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学术支撑,也进一步推进了我馆佛教造像学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