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研究>学术动态>详细信息
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院举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山西绛县周家庄遗址考古发掘资料的整理与研究”开题会议
2020-08-24     中国国家博物馆

2020年8月18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院院长戴向明研究员任首席专家的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山西绛县周家庄遗址考古发掘资料的整理与研究”顺利举行开题会议,标志着课题的正式启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研究员、李新伟研究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赵辉教授、张弛教授共同组成的课题专家组,对本项目进行了评议。同时,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院田野考古所所长庄丽娜副研究馆员、副所长田伟副研究馆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秦岭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李志鹏副研究员、安徽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吴卫红教授等子课题负责人及主要课题组成员参会并对专家组意见做出回应。鉴于疫情原因,出于安全性的考量,本次通过线上即时通讯平台组织开题会议。

会议开始首先由首席专家戴向明研究员作为项目负责人进行开题汇报,汇报主要从周家庄遗址考古背景、主要发现与初步认识、主要目标及研究内容、关键性问题和重点难点问题、预期成果等五个方面向与会人员进行介绍和讲解。戴向明研究员表示,周家庄龙山期遗存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周家庄龙山时期聚落应有一个从小到大、从南到北的扩展过程。通过对周家庄龙山期遗存细致的类型学分析和年代分期,将深化陶寺类型发展演变过程的认识,为研究不同人群迁徙扩散甚至移民扩张等问题提供重要的资料,为有关聚落形态和科技考古方面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本课题的研究亮点在于,周家庄遗址发掘积累的大量材料,研究内容的综合性与系统性、科技考古方法的大量应用,力图在研究手段、方法、思路上有所创新,推动聚落考古、科技考古和手工业考古的进步发展。

 

 

其后,子课题负责人分别对所承担的子课题进行汇报。

国家博物馆考古院田伟副研究馆员首先提及了子课题一的主要问题和重点研究内容。子课题一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对出土资料进行系统整理,构建可靠细致的年代框架,建立各类遗存的数据库及考古地理信息系统。田伟回顾了以往的初步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研究思路、方法和计划。子课题一将以现有成果为基础,细化遗址的不同时期的年代框架,进行细致的文化因素分析,完成考古发掘报告的基础资料介绍和考古学文化分析部分,为其他课题的研究打下可靠、坚实的基础。

国家博物馆考古院庄丽娜副研究馆员提出,子课题“手工业考古研究”的研究内容包括器物材质、工艺技术、生产方式、产品流通和消费等多个方面。通过对不同类型器物的生命过程的系统研究,从考古材料中提取能反映产品的生产、分配和消费过程的信息,了解周家庄遗址对周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模式,不同手工业门类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水平,解释周家庄遗址手工业发展程度及其与社会复杂化的关系。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秦岭副教授从子课题三的主要问题和重点研究内容、研究思路、预期目标和成果等方面进行介绍。他认为周家庄遗址浮选出的大量炭化植物遗存,对于了解当时社会农作物及其他植物资源的利用、及其在人地关系和景观重建等方面有重要价值。子课题三将在此基础上讨论周家庄遗址龙山文化阶段的食物资源组合、农业经济主要模式,并归纳讨论龙山时代北方地区生业经济的区域性与多样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李志鹏副研究员介绍了子课题四“动物与人体骨骼研究”的重点研究内容和主要问题。子课题四立足于周家庄遗址历年考古发掘所获得的人类骨骼和动物遗存资料,将传统体质人类学研究方法与先进的生物考古新技术相结合,运用多学科方法和技术,总结周家庄遗址人群的形态特征、病理现象、发育情况、饮食结构、来源流向等问题;同时在对动物遗骸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考古学背景,探讨当时人类与动物、环境之间的关系,解决更多人类学、动物及生态环境问题。

安徽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吴卫红教授提到子课题五的研究重点是以考古学理论为基础,以聚落考古理念为指导,构建以周家庄、陶寺、清凉寺为代表的详细综合分期,分析周家庄聚落的历时性变化及各阶段的共识性结构。在此基础上,评估周家庄在区域社会发展中所处地位和所起作用,探讨周家庄与陶寺、清凉寺等在生业、阶层分化、社会变迁方面的异同,从宏观视角探讨晋南地区与中原、东方、北方的文化交流及社会变迁问题。

专家组认真听取了课题组的开题报告,充分肯定了本项目的重大学术价值,并依次对汇报内容展开评议。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赵辉教授针对本课题提出两点建议。首先,周家庄遗址在调查和发掘过程中已经进行大面积的钻探,钻探资料应十分丰富,在对周家庄遗址进行研究时应注重披露钻探资料,综合周家庄遗址发掘及钻探资料对遗址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是值得期待的研究成果。其次,考古报告的首要任务是将考古发掘资料完整、系统地整理及发表。希望本次重大项目的课题组在发表材料时充分考虑发表方式,可按照遗迹单位或其他适当方式发表资料,避免形成只体现分析结论的研究型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陈星灿研究员针对本课题提出三点想法:第一,针对课题的研究框架,课题组要注重考古材料的全面公布。如何协调多学科研究报告及发掘报告间的差异,是贯穿整个课题的重要问题,要避免出现研究论文和发掘报告两层皮。第二,课题作为针对周家庄遗址的考古学综合研究,项目开展主要依靠的是房址、墓葬、窑址、灰坑等遗迹出土的考古材料。至关重要的步骤应是对基础资料的整理和描述,全体课题组成员都要在这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避免脱离考古学背景进行研究。最后,对项目团队中多学科交叉的人员构成感到欣喜,同时表示要在已有材料及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科技手段解决考古学问题,为解决关键问题提供科学上的支撑。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张弛教授首先对课题组多学科交叉的严密组织架构表示赞赏。同时他认为周家庄遗址规模超大,但尚未发现大墓、大建筑及高规格的器物,如何认识该遗址龙山期聚落与社会的结构、性质就成了一个困难而又关键的问题。也许不能简单通过既有的中原地区城址的结构及功能的相关研究成果去分析晋南地区的大遗址,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考虑。如晋南地区大遗址中的环壕是否与中原地区的环壕有相同的作用,就需要结合遗址背景做仔细分析。此外,对周家庄遗址地表破坏的严重程度应做充分评估,尽可能复原当时的地貌景观,并在此基础上推断当时的人文与社会景观。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李新伟研究员希望课题组对资料进行细致全面的整理,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成果要与考古背景很好地结合。课题组对周家庄遗址进行多学科融合的全面研究,对学界了解晋南龙山文化、社会结构有重要作用,期待最后的研究成果。

会议的最后,项目负责人戴向明研究员回应专家组意见并做总结性发言。戴向明向与会的诸位专家表示感谢,并强调了保证考古资料的全面系统公布、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成果与考古学背景结合的重要性。同时,戴向明向课题组成员强调了课题执行计划、协调合作、成果发表和经费使用与管理等方面应注意的重要事项。

 

线上开题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