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宋代窖藏文物中,许多银器与瓷器具有相似的造型。 在宋代,使用金银器成为普通民众追逐的时尚。但金银制品价格昂贵,远远超过了社会中下层的购买力,更多人只能选择用廉价材料制作的仿制品。宋代发达的商品经济和瓷器制造业为这种选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市场上出现了大量仿制同时期金银器形状的瓷器。对金银器的仿制刺激了瓷器技术的发展,塑模、覆烧以及器口镶金属边的工艺开始被广泛应用;这种仿制也极大提升了宋代瓷器的自身价值,优质的薄胎瓷、葵口瓷、多平面瓷器等纷纷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金银器在宋人日常生活中的尊贵地位。
经瓶为贮酒器具,因形体修长,故名。宋人饮酒时通常先将储存在经瓶中的酒倒入注子,借助温碗内的热水加温,然后再斟在台盏中饮用。经瓶流行时间很长,清以后又用来插花,因此被称为“梅瓶”,言其口小可插梅枝。
南宋(1127-1279) 高4.4厘米,口径11.9厘米,底径2.9厘米,重量84克 彭州金银器窖藏出土 彭州市博物馆藏
南宋(1127—1279) 高8.3厘米,口径2.5厘米, 底径5.8厘米 遂宁市人民医院南宋窖藏出土 遂宁市博物馆藏
南宋(1127-1279) 高24.5厘米,口径11.6厘米,底径10.1厘米,重930克 彭州金银器窖藏出土 彭州市博物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