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报道 丰富的素朴 同工异曲 小知识 
展览简介 简约的奢华 古调新风
 
简约的奢华
 

  随着城市的兴盛与商品经济的发展,金银器在宋代已不再是王公贵族独享的奢华,而逐渐进入了酒楼妓馆以及殷实百姓的家中。宋代金银器中并非没有繁复华丽的器物,但总体呈现出清新简约的特征。唐代雍容华贵的艺术风格逐渐演变为宋代世俗化的面貌;外来文明的特征渐趋淡化,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愈益浓厚。
  1993发现的彭州市西大街窖藏是迄今所见最大规模的宋代金银器窖藏,共出土各式器物350件,展现了宋代金银器的整体风貌。这些器物造型极富变化,不少器皿直接模仿自然界中花果草木的形态;装饰以花鸟纹为大宗,题材几乎遍及所有象征美好吉祥的植物、动物;工艺则继承了唐代的传统并加以改进,锤揲技法获得了更为巧妙的利用。


菊花金碗

南宋(1127—1279)
高4.6厘米,口径10.4厘米,底径4厘米,重124克
彭州市金银器窖藏出土 彭州市博物馆藏

  这件金碗是一件精美的仿生器,它以器底作花蕊,以器壁作花瓣,将器物的纹饰与器形有机的结合起来,使碗体似一朵盛开的菊花。


瓜形金盏

南宋(1127—1279)
高3.6厘米,口径6.8 -10厘米,重101克
彭州市金银器窖藏出土 彭州市博物馆藏

  瓜形盏可能不具有实用性,而只是一种纯装饰性器皿。


龙纹夹层银杯

南宋(1127—1279)
通高6.8厘米,口径8.5厘米,足径4.2厘米,重117克
彭州市金银器窖藏出土 彭州市博物馆藏

  夹层技法是宋代金银器制作的新工艺,以此技法制成的器物不仅有隔热的功用,还会使器物在形制上显得更加厚重。


凤鸟纹银注子、凤鸟纹银温碗

南宋(1127-1279)
注子:高31厘米,口径3.2厘米,底径7.1厘米,重673克
温碗:高13.5厘米,口径16.2厘米,底径10.8厘米,重369克
彭州市金银器窖藏出土
彭州市博物馆藏
  此器加工分别采用了钣金、抛光、焊接、錾刻、锤揲、镂雕、鎏金等传统工艺。纹饰布局多因器施画,并采用了新兴的立体装饰。

银熏炉

南宋(1127-1279)
炉盖:高29.4厘米,盖径25.2厘米,重478克
承盘:高3.1厘米,盘径48.6厘米,重866克
圈足:高18厘米,足径36.1厘米,重938克
彭州市金银器窖藏出土
彭州市博物馆藏
  这种塔式熏炉由炉盖、承盘、圈足三部分组成,一般为佛教用器。

 供稿:王抒 郭萍 黄琛 页面设计:郭萍 刘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