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快报 展览简介 展厅实景 相关资料
传说历史 公共生活 商业贸易 宅邸别墅
烹调宴饮 宗教丧葬 美容装饰 游艺文具
 
 
 
 
 

    经过中、意两国政府与文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古罗马文明展》将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什么是“古罗马文明”呢?这是一个很难简单回答的问题。人们可以举出任何一本世界历史教科书都会讲到的罗马人所建立的共和国与帝国政体,这些政治模式曾对古代欧洲乃至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人们可以举出在罗马帝国的繁荣时期,农业工具、公路建设、矿冶开采、玻璃制造业和纺织业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水平,这些先进的生产技术在罗马帝国的辽阔区域内广为传播,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人们还可能会提到罗马共和国时期颁行的、奠定古罗马法学体系并泽被后世的“十二铜表法”,提到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的“儒略历”,提到李维的《罗马史》,等等。但是,我想人们更容易提到的应该是古罗马的艺术,特别是共和国末叶与帝国早期奥古斯都时代的艺术,洋溢着民族的自豪感与宏伟的气魄,其成就对西方乃至整个人类艺术史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本次展出的古罗马文物丰富多彩,就是这样一种伟大文明的物化表征,这些文物从不同侧面凸显了这一文明形成和发展的辉煌历程及其风采。根据文物内涵,展览大致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用若干件文物展示古罗马从传说中的王政时期到共和国时期直至帝国时期这三个历史阶段的嬗变轨迹。在这些文物中,光玉髓质的罗穆卢斯、瑞摩斯和母狼之阴雕,生动地再现了罗马祖先创建罗马城的传说;大象驮塔陶塑和皮洛士半身像、屈膝的波斯人等大理石雕塑,形象地展示了罗马共和国在扩张过程中的典型事件;屋大维、克劳狄一世以及安东尼·庇护等大理石帝王雕像,则是对帝王权力的昭示和帝国功绩的歌颂。

    展览的另一个部分是通过各种典型文物着重表现从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后2世纪,即罗马共和国后期至罗马帝国前期这一历史阶段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状况。这是展览最重要的部分,几乎集中了整个展览80%的展品。在这些展品中,广场活动壁画、赛车纹银杯、角力场景壁画、青铜角斗士头盔和青铜浴场用具,真实地展示了这些公众活动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影响;青铜钳子、港口景象壁画、南高卢陶杯和印度女神拉克丝密象牙雕像及奴隶抬轿陶塑,反映了帝国时期经济与贸易的高度繁荣和奴隶劳动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精美的建筑构件、色彩缤纷的壁画和镶嵌画及各种花园陈设,使人眼前不禁浮现出气势磅礴、宏大壮美的古罗马建筑;生动的宴饮图壁画和造型奇异的厨房用具、灯具、餐具及妆奁用具,更鲜活地勾勒出罗马贵族的饮食起居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物质享受的无止境的追求;家庭保护神、福耳图纳女神、朱庇特天神、密涅瓦智慧女神等精致的青铜雕像,反映了古罗马宽容的宗教政策和多神的宗教信仰,而大理石质、玻璃质的骨灰瓮则反映了当时隆盛的丧葬习俗;青铜医疗器械盒、子宫扩张器和嬉戏儿童壁画以及书写工具壁画,分别展示了古罗马发达的外科手术、至今犹存的游艺活动和独具特色的文具。这些展品有相当一部分出土于被维苏威火山灰淹没的庞贝古城和赫库兰尼姆古城,这使我们在驻足欣赏的同时,更不禁会感叹岁月的沧桑。

    根据文献记载,古罗马帝国与东汉王朝曾有过短暂的接触。《后汉书·西域传》记载,东汉时任西域都护的著名将军班超曾于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年),“遣甘英使大秦,抵条支”。大秦,就是当时的罗马帝国。条支位于波斯湾沿岸,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入海处。但甘英终因安息西界水手的劝阻而未能成大秦之行。而“(大秦国)其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缯彩与之交市,故遮阂不能自达”。这确实是非常遗憾的事情。直到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至汉,向桓帝进献了礼物。安敦应即当时的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但此后罗马帝国与东汉王朝并未有进一步的交往见诸历史记载。可以设想,这种接触如能进一步发展,人类历史也许会出现一些新的格局。尽管如此,古罗马帝国与汉帝国间在民间层次上存在着间接的贸易往来,尤其是辗转运至罗马帝国境内的中国丝绸等物品,是当时罗马贵族展示高雅时尚的奢侈品,而罗马帝国的一些物品在汉代墓葬中也不止一次被发现。在《后汉书·西域传》中,还有较多文字介绍了大秦的政治、物产与风土人情。这些事实在一定程度上昭示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不仅仅是不同文明各自独立发展而达到的,各种文明间的不可避免的接触和交流,也是改变旧有世界格局、演化出更新文明的重要动力。

    我们高兴的看到,在21世纪的今天,173件古罗马文物踏上中国的土地,两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人类文明古国再次进行亲密的接触。这些精美的文物拉近了我们与古罗马的距离,使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人类用智慧和才干创造出的历史奇迹。这些文物所代表的文明,与我们所熟悉的中华文明在面貌和风格上截然不同,说明人类社会从来就是在多种文化并存中发展的,丰富多彩而兼蓄并存是人类社会存在的模式。同时,基于人类共同的生物与社会属性,不同来源、不同表现形态的古代文明总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比如人类的物质文化成就与精神、艺术上的高峰,都建立在社会各阶层尖锐对立的基础上;人类闪光的文化精华,都存在于金字塔式的社会层面的顶端。

    悠久的中国古代文明曾经极大地推动了当时世界文明的发展。这是所有严肃的历史学家都不怀疑的。而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几个历史性飞跃是与西方文明错综复杂的多种形式的碰撞、接触与交流分不开的。在20世纪晚期,中国开始推行改革开放的国策,向世界敞开了自己的胸怀,以一种博大的迫切的心襟,吸纳着世界上先进的文化。如同要懂得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思想、社会,就应该懂得商周文化一样,我们只有懂得古罗马,才能从根本上懂得西方,才能更好地借鉴与吸收人类卓越的文明成果,来建设我们民族的先进的文化。本次展览恰恰提供这样一次契机,它在使我们多方面地获得艺术收益的同时,还能更真切、更深刻地感受到古罗马人是如何通过广泛吸收当时世界先进文化而创造出富于民族特色的文明,从而将西方古典文明推向顶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一点对我们更具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