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化部、财政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共北京市委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承办的《复兴之路》大型主题展览正是这样的主旋律展览。展览通过回顾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间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屈辱和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深刻揭示出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充分说明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回答了马克思主义才是指引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取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胜利,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这是首次以展览的方式全面展示中华民族167年复兴之路的宏大主题。展览前期展出的80天内,前来参观的观众达到260多万人次,留言3万多条,好评如潮。
探讨《复兴之路》大型主题展览的成功之因,对于厘清主旋律展览的规律和特点、提升办展质量极为必要。
一、内容把握
作为大型主题展览,把握好内容是最重要的。内容把握不住,一切都无从谈起。《复兴之路》展览在内容的把握上可谓精当。
第一、突出主题。《复兴之路》展览的主题有高度、有深度、有现实的针对性。但要把主题思想生动、突出、深刻地表现出来,需要在展览大纲、设计方案、文物及照片等的鉴选、文字表述、形式设计等各个环节一以贯之,明确展示什么、为什么展示和怎么展示。以第一部分“列强发动侵华战争”这个组为例:为了说明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蜂拥而至,通过与清政府签订一个个不平等条约攫取经济、政治和文化特权,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使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个与民族复兴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在大量文物做见证的同时,展览用一面墙醒目地集中展示了列强与清政府签订的主要不平等条约简表;十九世纪末列强在华割占领土、设立租借地、划定势力范围示意图及清政府主要赔款简表,并以一段高度凝练的文字加以说明:“1842—1911年,帝国主义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领土约160万平方公里(其中沙俄割占150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原有领土的14.2%;勒索中国赔款约达13亿两白银,相当于晚清一般年财政收入8000万两的16倍,还攫取各种特权。”再以“落后挨打——中华民族历史的屈辱”做标题,可谓触目惊心。事实上,在上个世纪之初,没有哪个国家曾经遭受过像中国那样的屈辱,从而使人理解为什么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近代以来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从设计创意到文字表述,无一不是立足于突出主题,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受到强烈震撼。此后,展览围绕社会各阶层在民族复兴之路上的探索,围绕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这些关节点,从框架结构、展品展示,到文字说明,逐步深入。特别是突出表现了改革开放以来近三十年的发展和成就。这是近代中国160多年中发展最快、取得成就最大的时期。展览的第五部分运用图片、文物、景观、图表、模型、多媒体等多种手段,让观众在今昔对比中感悟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看到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触摸寻常百姓的甜蜜幸福。从建设深圳到浦东开发,从“神五”到“神六”,从取消票证到取消农业税,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经济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全方位立足主题的展示,令人信服地说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和团结中国人民不断取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胜利,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
第二、取舍得当。《复兴之路》所表现的历史跨度长达167年,其间的历史纷繁复杂,大大小小的事件浩如烟海,很多事件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历史进程的发展。但是,面面俱到、平铺直叙只会淹没重点。况且展厅面积有限,也不可能都加以表现。因此,如何取舍成为至关重要的环节,颇费斟酌。而取舍的原则只能是一个,这就是紧紧围绕主题。展览在内容上紧紧把握住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大抉择和重大成就,系统、客观、准确地反映近代以来中国各阶层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取得的丰功伟绩。故167年的历史虽然线索繁多,复杂曲折,但已经有所把握。与此有关的取,与此无关的或关系不大的舍,避免面面俱到,确保在有限的展线中突出主题,民族复兴之路清晰。如:为了说明“三个选择”的重大主题,展览注重对民族复兴之路上各种社会力量的政治主张、建国方案予以表现和比较,说明这一切虽然在当时产生了程度不同的积极影响,但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都没有成功。直到十月革命后,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斗争才走上了科学社会主义指引的胜利发展道路。为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带领中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领导力量,展览的第四部分着重表现了新中国成立到1952年底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着重抓的几件大事: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领导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民族独立和维护国家主权与安全、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等。新旧两重天的事实有力地说明中国共产党是经受得住执政的考验的,跟着共产党走才能通向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取舍还突出体现在展览中出现的人物上。中华民族复兴的主体是人。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征程上,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艰苦探索,顽强奋斗,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又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因此,复兴之路离不开无数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但限于展线,只能表现各个历史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展览中还设置了两组多媒体触摸屏,分别介绍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众多英烈和英模,观众可通过触摸屏了解有关人物的信息。
总之,展览的内容选材紧紧围绕着中华民族复兴的主题,恰当地突出了重点。
第三、视野开阔。有着广袤土地、众多人口和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疑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不是孤立的,不仅影响着世界,也与世界局势相关。为使展览内容丰满并具有说服力,在内容设计上力求将中华民族复兴史置于世界发展进步的历史潮流中考察。如:第一部分第一单元即为“鸦片战争前的世界与中国”,通过表现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与近代殖民扩张,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清王朝实际上已经危机四伏,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正越来越大,也表明鸦片战争的动因。进入二十世纪,世界历史已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和阶级意识的觉醒,新文化运动和思想解放潮流的兴起,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等等,近代世界和中国的这些历史因素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前进步伐和发展方向,使中国人民的探索与奋斗进入了崭新的时代。展览也关注随着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对世界产生的与日俱增的影响力,强化了展览主题的说服力。
同时,展览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放在近代中国人民探索、奋斗、走向富强的整个历史进程中考察,说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并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任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和必然结果,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这就深刻揭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领导核心作用,中国走上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必然性,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视野的开阔还表现在除政治外,展览还力求表现经济、文化、国防、外交、社会变迁等诸多领域,使民族复兴史恢弘壮丽,丰满生动。
第四,实事求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全面地、客观地反映中华民族复兴之路是内容把握的关键。只有这样,展览才能经得住历史的检验,才能令人信服。《复兴之路》正是一个实事求是的展览。展览正确看待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层为中华民族复兴进行的努力,客观评价在争取民族复兴过程中出现的曲折、失败及其影响。第三部分在表现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之前,对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其爱国官兵积极抗日给予了客观表现,评价“国民党军队担负正面战场作战任务,淞沪、忻口、徐州、武汉等会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并表现了淞沪会战期间前线官兵向日军射击、台儿庄大捷等场面。此外,还表现了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为抗战牺牲的著名将领。对于民主人士的政治主张也力求全面分析积极作用和历史的局限性。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任务而不懈奋斗。由于没有建设现代化国家的经验,中国共产党一边学习现代化知识,一边探索和领导现代化建设。展览一方面通过新中国制造的第一辆汽车、第一批拖拉机、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等文物、历史照片和电视画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族人民大干社会主义取得的成绩;另一方面也没有回避探索中出现的失误,实事求是地展示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左倾错误严重泛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严重曲折。正是由于展览实事求是的态度,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二、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与展览主题的关系十分密切,所谓纲举目张。有了科学的框架结构,才能使展览主题和各个部分、各个单元成为变而有序、详略得当、布局合理的有机整体,更好地为表现主题思想服务;也就能够按照各部分的要求安排、组织、利用展品,决定取舍,最大限度地发挥文物和照片的作用。《复兴之路》展览的结构体现出几个特点:
第一、结构严谨。展览围绕主题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部分——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第三部分——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第四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第五部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每部分由若干单元构成,单元下又由若干组构成。每部分的单元以及单元内各组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严密的逻辑性和联贯性。从总的结构上看,既有历史的分期,又不完全是历史的分期,各有专题侧重,但相互衔接,层层递进,是屈辱、探索、奋争、振兴的历史。
第二、脉络清晰。按照历史线索,展览表现了中华民族在过去一百多年中如何从觉醒、抗争、救亡、奋斗,直至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如何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实现改革开放、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在新的历史时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第一部分展示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入侵,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在屈辱和苦难中觉醒、奋起。第二部分展示先进的中国人历尽千辛万苦,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但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包括辛亥革命在内的种种努力都没有成功。第三部分展示十月革命后,中国的先进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和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反动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第四部分展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第五部分展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确立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准确把握当今世界与当代中国发展大势,提出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努力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开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篇章。这一脉络不仅集中而系统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为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而继续努力奋斗提供了回望历史的独特视角,也有助于人们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三、文字表述
展览中的文字是体现展览主题、传达相关信息的关键环节。表现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复兴史更需要借助文字说明画龙点睛。在展览中,所有的文字都经过了千锤百炼,准确突出地体现了主题思想,并形成了深沉、雄浑、大气、简练的风格。
第一,准确精练。对于中华民族复兴这一重大而严肃的主题,首要的前提是文字表述须准确无误,包括史实准确,评价准确。展览中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及其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等的评价,严格遵循党的历史问题的决议,遵循党代会和中央全会的精神,遵循已有的历史结论。对基本理论、基本经验的表述也均有权威的根据,并努力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最新成果。如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评价:“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①对党的十四大的评价:“大会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做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决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举。”②对于科学发展观的评价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③对于引用的史料或数字力求准确无误。如:在“奋进的中国”部分,建国以来国家综合实力变化情况、建国以来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变化情况、建国以来人民生活变化情况等几个表格所涉及到的18项52个数字就是经过严格考证、与国家有关部门认真核实后列出的,可谓言必有据。
至于精练,《复兴之路》展览的文字当之无愧。如此庞大的一部历史,前言、结束语和全部单元说明仅仅用了3200字,而全部展览文字也不过7万余字。这些文字高度提炼主题、深刻表达内容,使观众在有限的时间的内了解展览的丰富内涵以及复兴之路的历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成为展览的一大特点。在准确达意的前提之下,文字极尽简练,既可突出主题,又避免观众疲劳,使观众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通过阅读获取信息。为避免意思重复和减少文字量,此次五个部分不设说明,五个部分共17个单元有文字说明,每个单元的字数在百字左右,使观众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获知本单元的主题。而用17个单元贯穿起来的167年的历史,只有2500字。可谓高度概括,高度精练。
第二、观点鲜明。对于《复兴之路》这样的大型主题展览,表达鲜明的观点是最基本的要求。观点不鲜明,主题就不突出,当然也就起不到感染观众、给观众启迪的作用。尽管展览中的文字极其精练,但处处体现出鲜明的观点。诸如这样的文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也对世界各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走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性地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1995年和1997年分别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提前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等等。鲜明的观点有助于观众理解展览主题,引起内心的感触,直至通过大量的历史见证物认同这些观点,从而达到举办展览的目的。
第三、紧扣主题。主题是展览的灵魂,而文字说明是最直接的体现主题的方式。《复兴之路》展览从标题到文字说明,从文摘选取到电视片脚本,都牢牢把握展览主题,突出表现中华民族在复兴之路上的探索与选择、艰难历程、不屈奋斗、思想理论、辉煌成就等重要内容,全景式地叙述了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复兴史,回答了马克思主义才是指引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取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胜利,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
第四、鲜活生动。展览主要是以视觉为主的传播形式。标题和说明文字是使观众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只有鲜活生动才有感染力,才引人思考。《复兴之路》展览的文字尤其是标题雄浑大气,鲜活生动,情绪饱满,非常具有感染力。如:“星火燎原——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车轮滚滚——人民群众奋勇支援解放大军”、“‘两弹一星’——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自豪”、“青藏铁路——世界屋脊上创造的奇迹”、“载人航天——实现中华民族飞天梦想”等,都紧紧围绕主题,令人过目难忘。在电视片“大干社会主义”中有这样的语言:“这是一个人人奉献、英雄辈出的时代。中华民族的先进分子献出自己的青春、热血,甚至生命。千里黄河是他们奔腾的血浆,万里长城是他们挺起的脊梁。”既紧扣民族复兴的主题,又充满激情,富有感染力,体现了昂扬向上,努力进取的时代精神。版面文字同样言简意赅,层次分明,内容充实,可读性强。强化了展览主题及其展览目的,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四、文物展示
以物说话是博物馆的特点。最能揭示主题的、最具典型性的文物往往也最有感染力,最容易成为展览的亮点和看点。为以文物见证历史,展览展出了以国家博物馆馆藏为主的630件套珍贵文物。这些从十余万件相关文物中遴选出的精品,该如何展示才最能揭示展览主题,达到最好的展示效果,或者最有冲击力,这同样是展览是否成功的关键。此次文物展示的特点是:
第一、强化重点。见证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文物数不胜数,限于展厅面积,也为突出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文物的遴选仍然是立足展览主题,并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和最典型的。630件套参展文物中有70件套既是展览的重点,又是国家一级文物:林则徐向清廷报告销烟经过的奏折、严复的译作《天演论》手稿、三元里人民抗英的旗帜、中法战争期间清军扼守广西镇南关的布防图、上海公共租界界碑、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的玉玺、京师大学堂总监督关防、八国联军分区占领北京图、李大钊等革命志士就义的绞刑架、中央苏区造币厂的银圆铸模、人民解放军接收的国民党中央银行发行局的库房钥匙、中央人民政府印章及牌匾等。还有美国总统里根访华时送给邓小平的水晶鹰、“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我国首次从本土向太平洋海域发射的运载火箭仪器舱、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首任行政长官的投票箱、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仪仗队使用的指挥刀、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签署举办城市合同用笔、多哈会议宣布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使用的木槌等大量珍贵而又体现展览主题的文物。正是因为有了如此丰富的典型文物,加上辅助展品的烘托,才使展览主题更加鲜明,重点更加突出,内容更加丰满,感染力更强。
第二、注重组合。组合是文物展示的一种重要形式。数件或十余件;几十件文物共同揭示一个意思,不仅有说服力,更有冲击力。展览中为表现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压迫和掠夺,选取了“国中之国”——租界作为重点,用大量触目惊心的典型文物将观众带回到民族屈辱的旧中国,说明落后就要挨打。法国侵略者私扩上海租界图、1898年刊印的《新绘上海城厢租界全图》、上海公共租界界碑、工部局的徽章、租界巡捕使用的警棍和钢丝鞭、上海租界会审委员钤记、上海万国商团旗样、美国商团指挥用的剑等,配以上海公共租界及会审公廨、万国商团、天津日租界等历史照片,集中展示,多重组合,令人震撼。此外,还有三元里抗英、五四运动、武装起义、根据地建设、红军长征、国旗样稿、开国大典、科学春天、港澳回归、申奥成功、载人航天等多组文物组合。它们形成了展览的看点和亮点,以不容置疑的史实对主题做了最好的诠释。
五、形式设计
展览主要是视觉艺术,通过观看感悟各种信息。主旋律展览因其主题宏大,思想性强,逻辑严密,更需要形式设计与之相协调,尽量避免手段单调,而是赋予形式设计以精神内涵,在带给观众视觉享受的同时,也带给观众心灵的震撼,并受到鼓舞和感召。《复兴之路》展览在形式设计上力求创新理念,突出气势,形成了大气庄重的设计风格。
第一、创新理念。结合宏大的主题,展览在形式设计上进行了创新,尝试将新的理念付诸实践。比如版面的设计打破常规,使主展线造型富于变化。第一部分展示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华民族的屈辱时,取圆明园废墟建筑为设计元素,做成近70厘米厚的壁式景观并以此作为底图营造整体环境,巨大的光电地图《十九世纪末列强割占领土、设立租借地、划定势力范围示意图》悬浮其上,加强了主题的表现力,渲染了历史的气氛,很有震撼力。为了突出百年探索之路上的重大事件,展览以景观、模型和多媒体进行艺术语言创造。观众十分熟悉的中共一大会址被设计制作成单色浮雕,兼作大投影屏幕,打破了过去静态景观的单调感觉。理念的创新使展览的形式设计亮点频出。
第二、庄重大气。与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复兴历史相协调,展览形成了气势恢弘、庄重大气的特点。在整体空间环境设计上,用展墙、通柜、展台、艺术造型、景观、大屏幕、空中连接等系列展览语言,构筑了有起伏、有节奏、有光彩、有音响的参观路线,流畅而富于变化。在序厅的设计上突出大手笔。上空巨大的发光天幕进深14米,由浓重的阴云推进到满天朝霞,隐喻百年中国从屈辱苦难走向繁荣富强的历史。正面墙是宽8米高4.6米的投影屏幕,视野宽阔,播放专题片《走向复兴》,使观众在数分钟之内即回顾了百年民族复兴的历程。左右两侧墙分别是巨幅彩喷古代中国的灿烂文明和今日中国的辉煌成就,简洁凝练。在一些重要的辅助展品的设计上突出了历史氛围。开国大典景观前方设置了开阔的广场,选取了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中间的核心部位复原。巨幅五星红旗、开国大典油画、直达天顶的赭红色柱子、牌楼、高挂的大红灯笼、白玉栏杆等都体现出庄重和大气。
第三、手法多样。除壁饰型展版、投影与景观相结合、大型电动图表、模型、多媒体触摸屏等手法,展览中还运用了许多形式突出不同的内容,增加看点。“众志成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多媒体综合展台的核心部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19个抗日根据地地图,观众可通过按钮查看某个根据地。在多组大型实物组合中,使用的手法亦不尽相同。“科学春天”文物组合采用的是组合式主题照片与文物结合的方式。“港澳回归”和“载人航天”文物组合则根据内容需要配合了大型彩电或大型投影屏幕播放专题片。
总之,形式与内容的紧密结合成功地表达了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恢弘主题。
综上所述,《复兴之路》大型主题展览全景式追溯了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脉络清晰,重点突出,观点鲜明,史料翔实,气势恢弘,实现了“牢记屈辱历史,不忘探索艰辛。坚信美好未来,创造新的辉煌。”的办展目的。
注释:
①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2003年7月2日《人民日报》。
②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江泽民选集》第二卷第16页。
③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