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介绍
  16世纪后半叶,佛兰德斯与北尼德兰的绘画艺术齐头并进,两地的肖像画相差无几。大多数的传统肖像风格已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成型,并在随后的一段时期基本保持稳定。进入17世纪后,肖像画被重新定义,焕发出新的生机,彼得•罗•鲁本斯(1577-1640)和安东尼•凡•戴克(1599-1641)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两个代表人物。欧洲贵族和上层中产阶级是这两位艺术家肖像画的主要创作对象,但他们的作品中也不乏亲人的个人肖像。
  1608年10月返回安特卫普后,鲁本斯的绘画吸收了新的巴洛克风格,因此,他的历史绘画发生了变化。在此时的创作生涯中,他将自己的肖像作品从风格主义的构图模式中解放了出来。鲁本斯于1600年至1608年旅居意大利期间形成了个人的肖像创作风格,并在当地艺术大师的熏陶下得以进一步完善。
作品名称:《克拉拉•赛琳娜•鲁本斯(1611-1623)的肖像》
作者:彼得•罗•鲁本斯[1577(齐根)-1640(安特卫普)]
创作时间:约1616年
类别:揭裱到木板上的布面油画
规格:37.3 × 26.9厘米(画面) 49 × 42.6 × 4厘米(画框)
收藏单位:列支敦士登王室收藏,瓦杜兹-维也纳
Inv. GE 105
作品名称:《大胡子男人头像》
作者:彼得•罗•鲁本斯[1577(齐根)-1640(安特卫普)]
创作时间:约1612年
类别:木板油画
规格:65.5 × 49.8厘米(画面) 90.2 × 75.1 × 7.6厘米(画框)
收藏单位:列支敦士登王室收藏,瓦杜兹-维也纳
Inv. GE 113
展览中您还能看到以下作品
作品名称:《艾伯特•鲁本斯(1614-1657年)和尼古拉斯•鲁本斯(1618-1655年)的肖像》
作者:古斯塔夫•阿道夫•穆勒[1694(奥格斯堡)-1767(维也纳)]
根据彼得•罗•鲁本斯[1577(齐根)-1640(安特卫普)]的画作雕刻

作品名称:《扬•弗尔莫伦(1589-1656年)的肖像》
作者:彼得•罗•鲁本斯[1577(齐根)-1640(安特卫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