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期:2015.12.30 - 2016.3.31
展厅:南8展厅
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 河南省文化厅 河南省文物局
承办:河南博物院
“大象中原——河南历史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推出,这是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地方省市兄弟博物馆合作举办的又一个重要的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型文物精品展。
河南是我国文物大省,简称豫,在古代大部属于九州之一的豫州。《说文解字》释“豫”为“象之大者”。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曾是大象的乐园。因处 “天下之中”,河南又被称为“中州”、“中原”,并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漫长的岁月积淀中成就了早期中原文明的大气象。
河南历史悠久,文化荟萃,是华夏文明最重要的发源地之一。在距今数千年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时期,河南地区就出现了发达的农业。二里头文化时期,这里诞生了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的都城。二里头文化与后来的商周文明,共同构成了华夏早期文明的主流,确立了以礼乐文化为根本的文明形态。这里有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和文脉,自先秦时期流传至今的许多姓氏,都可以在中原找到其渊源根脉。这里是中华文明发展繁荣的沃土,在数千年的悠长岁月里,河南先民始终以开放包容的精神,参与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塑造,创造出青铜器、玉器、瓷器等无数巧夺天工的文化遗产,数千年一以贯之。可以说,中原文明的发展历程即是中华文明史的缩影。
本展览荟萃了从河南各地博物馆藏品中精选的百余件文物,其中许多为近年来重大考古新发现的文物珍品。通过展览,我们可以领略到中原先民筚路蓝缕、艰苦卓绝的开创精神,巧夺天工的卓绝智慧和灿烂辉煌的文明成果,从而对厚重、开放、包容的中原文化产生更深刻的理解,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
“大象中原——河南历史文化展”共遴选河南省各地博物馆精品百余件,包括青铜器、玉器、瓷器、石雕造像等,类型多样,内涵丰富,其中许多为重大考古出土的文物珍品,充分展示了河南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
展览走出按照历史发现顺序展示河南古代文明的传统思路,通过对文物的历史文化内涵进行深度阐释,从最早的家园、姓氏来源、工艺、精神世界等四方面将百余件文物组合在一起,来展现河南的历史文化。
此外,本次展览集中反映了河南省历年重要的考古发掘成果,不仅展出了近十年考古新发现的灵宝西坡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和新郑望京楼夏商时代城址两大考古成果,也是河南省其他重要考古成果的一次大规模展示。其中包括莲鹤青铜方壶在内的国宝级文物、一级文物将近本次展品总量的一半,可以称得上是河南省重器展。
河南襟山带河、四通八达,被称为“天下之中”,气候适宜,曾是大象的乐园。奔腾的黄河带来肥沃的土壤,构筑了华夏文明的摇篮。距今数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时期就出现了发达的农业文明;在二里头文化时期,中原地区拉开王朝的序幕,并逐渐成为夏、商、周三代的政治中心和礼乐制度的源地;东汉以降,多个朝代建都于此,多元文化汇聚交融。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原地区积淀了璀璨的文明,并留下丰富的古代遗存。这些都城、宫殿、陵墓以及聚落掀开尘封的记忆,向我们讲述着华夏民族的如烟往事与心路历程。
以中原文明为核心的华夏文明内涵丰富,器物群种类繁多,特色鲜明,凝聚着先民卓越的智慧和非凡的想象。在数千年的悠长岁月里,匠人们锐意创新,磨砺出精湛的技艺,在青铜铸造、玉器琢磨、瓷器烧造等领域不断攀登工艺高峰,创造出无数巧夺天工的作品。这些精美的器物携带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彰显着中华文明的独特气质和审美意趣,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钥匙。
为方便观众参观,该展部分展品制作二维码,欢迎您到展厅扫码了解更多展品信息。点击二维码
展览特别制作微信语音导览,请关注国家博物馆微信公众号,输入4位数字编码即可获得对应展品的语音导览信息。微信导览编码依次为8991 - 9025。
9:00 — 17:00(15:30止票,16:00停止入馆,16:30清场,17:00闭馆)
周一闭馆(含国家法定节假日)
地面公交:可乘坐公共汽车在天安门东站、前门东站或天安门广场东站下车步行至我馆;
地铁:可在1号线天安门东站或2号线前门站下车步行至我馆。
本报北京专电12月底,由河南博物院承办的“大象中原——河南历史文化展”将在国家博物馆隆重揭幕。国博里的河南文物不少,此次整合河南全省精品文物的展览仍然看点十足,称得上近年来的规格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