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启蒙时代的宫廷生活
  • 2科学的视野
  • 3历史的诞生
  • 4他乡与故乡
  • 5爱与感伤
  • 6回归自然
  • 7阴暗面
  • 8自我解放与公众领域
  • 9艺术的革命
首页简介对话活动参观导览珍品•大师 资讯博 物 馆纪 念 品下 载

首页 > 珍品•大师 > 珍品详细信息

罗马景象:斗兽场外观

 


 

乔瓦尼•巴提斯塔•皮拉内西(1720-1778年)

罗马景象:斗兽场外观,约1761年

铜版画,40.5 × 68.5 厘米

柏林国家博物馆,版画陈列馆

  乔瓦尼•巴提斯塔•皮拉内西不仅是版画家、画家,还是建筑理论学家、考古学家、收藏家和出版商。他以他的装饰版画、描绘建筑和城市风光的系列版画,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其中最著名的系列是1746至1778年间完成的罗马景象画(Vedute di Roma)系列。在这本135页的作品集中,皮拉内西表现了他对古罗马的和他那个时代罗马城的街道、广场、教堂和纪念碑的视角。虽然名为Vedute——意大利语景色或风景画的意思—这是表现一个熟悉的城市和风景的艺术历史门类的概念,但皮拉内西对此却不以为然。他并未忠实地表现每一个细节,而是无拘无束地将罗马城连同其两千多年的厚重的历史用一种摄人心魄的方式展现出来。皮拉内西早在巨大的雕版上——这需要用到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就试过“罗马景象”的题材,他展示了古典建筑的辉煌气势。

  这幅作品描绘的是建于公元一世纪的大斗兽场。这座为了取悦当时民众,而让角斗士以生命作为赌注在此进行决斗的宏大建筑,占据了画面的绝大部分。所有其他景物都被挤到了两边,甚至为庆祝君士坦丁大帝(约272-337年)得胜归来而建造的凯旋门,也蜷缩在画面的右边一角,与宏大的斗兽场不成比例。景物的大小也没有遵循其实际的尺寸,场地的椭圆形基座的构图也违反了中心透视法。此外,他也不让我们知道所画地点的位置,因为在画里没有能同时看到凯旋门和斗兽场最后一座房子缺口的地方。皮拉内西所关注的已不再是忠实地再现建筑物本身,而是画面的最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