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启蒙时代的宫廷生活
  • 2科学的视野
  • 3历史的诞生
  • 4他乡与故乡
  • 5爱与感伤
  • 6回归自然
  • 7阴暗面
  • 8自我解放与公众领域
  • 9艺术的革命
首页简介对话活动参观导览珍品•大师 资讯博 物 馆纪 念 品下 载

首页 > 珍品•大师 > 珍品详细信息

投像箱

 


 

W∙施托尔 (可证年代1774-1784)

投像箱,伦敦,约1787年

木、玻璃、黄铜,55 × 55 × 82 cm

德累斯顿国立艺术收藏馆,数学物理沙龙

  投像箱(拉丁语原意为“黑暗的屋子”)原理早在古代就已被人们知晓:如果空间的一面墙上或者盒子的一面上有一小孔,光线就可以从中穿透,这样室外或箱外的一个场景就可以倒立地投影在小孔对面的墙上。直到16世纪,人们才用光强度更大的聚光透镜代替小孔。

  这个可移动的投像箱是标准的18世纪绘图辅助工具。圆形的开口对准要被绘制的物体。被画物体发射出来的光线被开口处的聚光镜收集,通过一个90度角放置的平面镜向上折射。这时,被画物体的形体就出现在毛玻璃片上,这样就可以直接在纸上临摹了。

  英国人威廉•施托尔1778年取得了皇家专利,生产名为“Royal Delineator”(皇家临摹仪)的投像箱,投像箱盖上的铜徽章说明了这点。箱盖的另一面贴着一张广告,声称此暗箱甚至在烛光下都能工作,可以临摹人像或者风景。伦敦皇家学院最早的两位院长,画家约书亚•雷诺兹(1723-1792)和本杰明•韦斯特(1738-1820)都拥有这样一台“临摹仪”。在此展示的这台暗箱最晚于1783年被德累斯顿博物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