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中国国家博物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标中央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主线,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统筹推进疫情防控、运维安全和事业发展,按照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主责主业,强化服务意识,创新管理服务手段,发挥国家文化客厅的作用,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一、观众服务
2021年,国家博物馆共计开放311天。观众预约系统接受预约2377629人次。
各年龄段观众比例为:1-17周岁占12.09%;18-24周岁占14.03%;25-30周岁占14.12%;31-35周岁占12.53%;36-40周岁占14.64%;41-64周岁占27.56%;65周岁以上观众占5.03%。
通过热线电话提供观众咨询1395通,服务台接受观众咨询127458起。
提供婴儿车使用482 辆次、轮椅729辆次。提供防疫口罩申领281个、便民医疗服务406次。协助观众找寻遗失物品384起,接收观众遗失物品427件,协助认领283件。母婴室为1268人次提供服务。
二、安全保障
2021年,国家博物馆充分认识安全工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坚持以“文物安全”为核心,采取坚决措施,确保场馆运行安全顺畅高效。
进一步加强电动车集中管理,建立电动自行车台账,杜绝各类火灾隐患。落实微型消防站培训考核机制,与驻馆武警、国博消防特勤站合作构建联防联控体系,凝聚起各方力量共保安全的强大合力。
依法依规履行安检职责,全年安检检查行李包箱1387001个,检查快递共计5991个,车检共计17000余辆,查获管制刀具22把,甩棍3根,防狼喷雾9瓶,弹弓3把,子弹壳7枚。易燃易爆物品136495个,其中鞭炮282枚,高压喷雾3930瓶,打火机132283个。
全年共执行各级勤务保障任务40余次,开展全馆安全大检查4次、消防安全专项检查2次,组织一线员工进行“一警六员”消防技能实操培训29次。
妥善处理、及时解决可疑人员自地铁出口翻越护栏、强行闯岗突发事件29起,现场控制持伪造证件入馆3人,排查行为举止异常人员9人,制止管控黑导游非法讲解3640次,协助地区警察处置(观众争执、上访、寻衅滋事)17次,涌现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200余次。
三、陈列展览
2021年,国家博物馆共举办展览64个,包括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和巡展,其中新举办展览42个。基本陈列包括“古代中国”“复兴之路”“复兴之路·新时代部分”。专题展览立足馆藏,“中国古代钱币”“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中国古代佛造像”“镜里千秋——中国古代铜镜文化”“科技的力量”等正在展出。临时展览包括主题展7个、精品文物展6个、历史文化展7个、考古发现展6个、科技创新展1个、经典美术展7个、美术交流展4个。巡展共10个,分别在广东、江苏、香港和澳门展出。
2021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一览表
基本陈列 |
||||
序号 |
展览名称 |
主办单位 |
展览时间 |
展厅位置 |
1 |
古代中国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长期 |
北20-25 南15-20 |
2 |
复兴之路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长期 |
北5-7 北12-15 |
3 |
复兴之路· 新时代部分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长期 |
南5 南10 |
专题展览 |
||||
序号 |
展览名称 |
主办单位 |
展览时间 |
展厅位置 |
4 |
中国古代瓷器艺术展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长期 |
北17 |
5 |
中国古代玉器艺术展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长期 |
南13 |
6 |
屹立东方——馆藏经典美术作品展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长期 |
一号中央大厅 |
7 |
中国古代佛造像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长期 |
北19 |
8 |
国色初光——甘肃彩陶艺术 |
中国国家博物馆甘肃省文物局、甘肃省博物馆 |
2019年12月25日-2021年5月9日 |
北11 |
9 |
镜里千秋——中国古代铜镜文化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长期 |
南14 |
10 |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长期 |
北18 |
11 |
中国古代钱币展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长期 |
南11 |
12 |
中国古代书画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长期 |
南12 |
13 |
新中国首座大型低速回流风洞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长期 |
三层平台公共空间东区 |
14 |
科技的力量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长期 |
二号中央大厅 |
15 |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2021年12月28日开幕 |
北11 |
16 |
精神史诗时代光芒——美术作品展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长期 |
西大厅 |
临时展览 |
||||
序号 |
展览名称 |
主办单位 |
展览时间 |
展厅位置 |
17 |
金瓯无缺——纪念台湾光复七十五周年主题展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2020年10月25日-2021年4月5日 |
北8 |
18 |
希望的田野——脱贫攻坚 共享小康全国摄影展 |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摄影家协会 |
2021年4月9日-2021年6月6日 |
南1、南2 |
19 |
众心向党 自立自强——党领导下的科学家主题展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国家博物馆 |
2021年5月24日-2021年7月14日 |
北4 |
20 |
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新时代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成就巡礼展 |
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 |
2021年7月8日-2021年9月8日 |
南1、南2、南3、南4 |
21 |
协同创新自立自强——“两弹一星”精神展 |
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
2021年9月2日开幕 |
南6、南7 |
22 |
薪火相传——中国戏曲学院建校暨新中国戏曲教育70年成就展 |
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戏曲学院 |
2020年12月26日-2021年3月15日 |
南1 |
23 |
伟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大展 |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书法家协会 |
2021年6月19日-2021年9月19日 |
北1、北2、北3 |
24 |
天地同和——中国古代乐器展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2020年8月8日-2021年6月2日 |
南3、南4 |
25 |
舟楫千里——大运河文化展 |
中国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天津博物馆、河北博物院 |
2020年11月1日-2021年6月6日 |
北1、北2 |
26 |
牛事如意——辛丑牛年迎春文化展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2021年2月9日-2021年6月11日 |
南8 |
27 |
摩崖上的中兴颂——永州摩崖石刻拓片展 |
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书法家协会 |
2021年9月18日-2021年12月15日 |
南2 |
28 |
江天万里——长江文化展 |
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2021年12月23日开幕 |
南3、南4 |
29 |
祈福迎祥——民间年画展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2020年12月15日开幕 |
0层公共空间 |
30 |
到民间去——潘鲁生民艺展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2021年12月31日开幕 |
南2 |
31 |
相由心生——山东博兴佛造像展 |
中国国家博物馆、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滨州市人民政府 |
2020年10月28日-2021年3月14日 |
北3 |
32 |
金玉满堂——沈阳故宫典藏清代宫廷珍品 |
中国国家博物馆、沈阳故宫博物院 |
2020年12月31日-2021年5月9日 |
北4 |
33 |
图画众生——河西画像砖上的古人生活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2021年5月21日-2021年9月14日 |
北9 |
34 |
礼和万方——商周青铜鼎特展 |
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 |
2021年9月14日-2021年11月29日 |
北8 |
35 |
长城内外皆故乡——内蒙古文物菁华展 |
中国国家博物馆、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 |
2021年9月28日-2022年3月28日 |
北9 |
36 |
浮槎万里——中国古代陶瓷海上贸易展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2020年9月4日开幕 |
北16 |
37 |
玉出红山——红山文化考古成就展 |
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 |
2020年10月17日-2021年5月9日 |
北9 |
38 |
河东之光——山西酒务头考古成果展 |
中国国家博物馆山西省文物局 |
2020年10月25日-2021年3月21日 |
北10 |
39 |
龙门遗粹——山西河津窑考古成果展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2021年4月22日-2021年7月22日 |
北10 |
40 |
海宇攸同——广州秦汉考古成果展 |
中国国家博物馆、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
2021年8月10日-2022年3月20日 |
北10 |
41 |
殊胜大足——大足石刻特展 |
中国国家博物馆、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 |
2021年9月18日-2021年12月13日 |
北4 |
42 |
稻·源·启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 |
中国考古学会、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 |
2021年11月21日开幕 |
南1 |
43 |
百年巨变——雕塑作品展 |
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川美术学院 |
2021年6月10日开幕 |
三层南、北平台 |
44 |
疏影暗香——纪念张书旂诞辰120周年艺术展 |
中国国家博物馆、浙江美术馆 |
2020年10月1日-2021年1月29日 |
南8 |
45 |
生趣盎然——王雪涛艺术展 |
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画院 |
2021年4月30日-2021年8月21日 |
北8 |
46 |
无声诗里颂千秋——美术经典中的党史主题展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国家博物馆 |
2021年6月22日—2021年7月25日 |
南8、南9 |
47 |
承先启新——中央文史研究馆建馆70周年书画展 |
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国国家博物馆 |
2021年9月28日-2021年12月2日 |
南3、南4 |
48 |
百花齐放——北京画院创作与典藏精品展 |
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
2021年10月1日-2021年11月28日 |
南8、南9 |
49 |
艺术为人民——刘文西艺术大展 |
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西安美术学院 |
2021年10月1日-2022年1月5日 |
北1、北2、北3 |
50 |
知者创物——第二届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暨中国国家博物馆第二届工艺美术作品邀请展 |
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博物馆 |
2021年8月24日-2021年9月24日 |
南8、南9 |
51 |
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 |
中国国家博物馆、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
2021年4月10日-2021年4月24日 |
北3 |
52 |
知行墨境——当代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
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美术学院 |
2021年11月2日-2021年11月11日 |
南1 |
53 |
山河锦绣——李书成绘画作品展 |
中国国家博物馆、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旅游厅、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2021年12月22日-2022年1月5日 |
北4 |
54 |
月球样品001号·见证中华飞天梦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2021年2月27日-2021年5月6日 |
西大厅 |
巡展 |
||||
序号 |
展览名称 |
主办单位 |
展览时间 |
展厅位置 |
55 |
根系中华——青少年爱国爱澳教育基地常设教育展 |
澳门教育暨青年局 |
2020年12月16日-2022年12月31日 |
澳门回归贺礼陈列馆 |
56 |
丹青华滋——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清廷绘画 |
中国国家博物馆深圳博物馆 |
2020年12月29日-2021年3月7日 |
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 |
57 |
小城故事——湖南龙山里耶秦简文化展 |
中国国家博物馆、湖南省文物局、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中共龙山县委县人民政府 |
2021年4月23日-2021年6月27日 |
深圳博物馆 |
58 |
时代精神耀香江之百年中国科学家主题展 |
中央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国家博物馆 |
2021年6月27日-2021年7月9日 |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
59 |
百年伟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主题展览 |
中央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紫荆文化集团、中国国家博物馆 |
2021年7月3日-2021年7月9日 |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
60 |
笔墨展怀——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石鲁艺术精品展 |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澳门艺术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 |
2021年9月18日-2021年11月2日 |
澳门艺术博物馆 |
61 |
《红楼梦》文化展 |
中国国家博物馆、广东省文物局、广东省博物馆 |
2021年9月29日-2022年2月15日 |
广东省博物馆 |
62 |
伟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大展巡展·南京 |
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书法家协会、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
2021年9月30日-2021年10月17日 |
江苏省美术馆 |
63 |
志于道游于艺——中国古代士大夫的理想、生活和审美 |
中国国家博物馆、深圳市南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
2021年12月7日-2022年4月10日 |
深圳南山博物馆 |
64 |
王者归来——中国古代青铜器巡礼 |
中国国家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 |
2021年12月30日-2022年5月18日 |
湖南省博物馆 |
四、藏品征管
持续实施国史文物抢救工程,重点征集充分反映当代中国建设成就的代表性物证,全年共新征集各类实物资料26364件/套(含照片)。
稳妥推进外国文物征集工作,重点开展海外华人华侨、工业遗产、外国近现代钱币等专题征集,新征集海外中国文物及外国文物6061件/套藏品。
有序推进藏品定级工作。完成1.8万余件(套)馆藏文物定级。
完成文物评估项目58项2097件/套,文物养护项目10项827件/套,文物保护修复项目33项104件/套,文物复制/传拓项目36项1030件/套。
持续推进藏品数字化工作。全年完成馆藏文物三维数据采集1000件,藏品二维影像采集4340余张,28个展览全景数据及三维数据采集。为展览策划、书籍出版、学术研究、新闻宣传、文物复制、线上展览等提供数据授权329项,逾1.8TB,包括文物三维模型52件(套),二维图像31815张。
五、科研活动
2021年,国家博物馆申报馆外课题86项,立项14项,结项12项。目前由我馆主持的在研课题59项,个人参与馆外的在研课题20项。8名博士后进站,21名博士后出站,现共有30名博士后在站;招收访问学者12名,累计21名。
举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慧博物馆关键技术研发和示范项目”研讨会、“文物保护与科技创新”院士论坛、新时代博物馆发展研讨会等活动47场、“国博讲堂”等讲座20场。
全年出版展览图录13种,出版学术著作27种,发表学术论文339篇、标准6种、软件著作权3种。完成《全球博物馆馆长论坛文集》《红色文物中党的成长史》《中国国家博物馆儿童历史百科绘本(第二辑)》等出版工作。获得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提名奖、“2021年全国文化遗产云传播十佳项目·云讲解”、国家级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21年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等省部级以上奖励12项 。
六、社教传播
2021年,国家博物馆在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累计提供公益公务讲解3317批次,服务观众119161人;志愿讲解668批次,共计1036小时。
提升线上讲解服务供给力度,完成20个新开展览的线上语音导览录制。推进讲解服务分众化,完成“古代中国”基本陈列2小时版、“古代中国”基本陈列6小时版、青少版、儿童版等分众化讲解词的撰写、修订及语音导览录制。
认真履行教育职能,全年累计开展教育活动723批次,接待观众28866人。完成体系化教育课程框架体系的搭建,开发涵盖服饰、汉字、科技、饮食、艺术、音乐等主题,适合幼儿、小学生等群体的教育课程28门。制作动漫课程“甲骨文探秘之旅”4集。推出“甲骨文密码——汉字寻根之旅”流动展览,以教育活动、专题讲座、讲解培训等形式落实文化润疆工程。策划实施“华熠千秋”文化研习营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海外传播志愿服务项目,来自海内外名校的20名学员参加研学。
进一步深化馆校合作。积极参与和推动“四个一”活动,联合举办“2021年北京市‘双减’政策背景下‘四个一’活动育人质量提升工作研讨会”,全年接待39297名中学生来馆学习。完成面向中学生的博物馆研学丛书《中学生博物读本·古代中国》系列和配套研学课程。
持续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完成2021年度志愿服务协会个人会员招募,新吸纳89人成为国家博物馆志愿服务协会个人会员。加强志愿服务组织建设,新组建团体志愿服务队10支。
加强新闻传播工作,聚焦主责主业、主动发声,全年面向中央媒体、行业媒体和新媒体组织新闻发布活动32场。
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大主题,开展系列新闻宣传和文化传播活动。配合中央大型活动,保障中宣部“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主会场举行启动仪式。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出品《美术经典中的党史》触达电视观众超10亿人;共同推出《山河岁月》《敢教日月换新天》等党史主题的传播精品。自主策划制作“寻红色文物悟中国精神——在国博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共21集视频系列短片。
加强阵地建设和渠道建设。随着“国家博物馆”App和“国博导览”小程序上线,国家博物馆全媒体矩阵正式建成。“国家博物馆”官方微信服务号粉丝量增至236万,获评“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百个成绩突出账号”,受到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通报表扬。“国家博物馆”官方微博粉丝量突破500万,入驻微博名人堂。此外,在人民号、头条号、学习强国、哔哩哔哩、快手、抖音等平台运营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官方账号影响力均处于博物馆行业领先地位。“National Museum Of China”英文版官方微信服务号持续平稳运营,Facebook和Instagram官方账号开通。
“手拉手:我们与你同在——全球博物馆珍藏展示在线接力”荣获2021年度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精品(新媒体)推介十佳项目、 2021年度全国文化遗产云传播十佳“云讲解”项目,入选“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精品案例”。“永远的东方红——纪念‘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五十周年”云展览获2021年度全国文化遗产云传播十佳“云展示”项目。
七、国际交流与合作
2021年,国家博物馆接待外事活动及港澳来访参观团组16批次,共计128人次。配合出境展览,全年派遣赴香港、澳门团组3个,共9人次。2021年国家博物馆与国外5家文博机构签署合作文件共6份。
2021年,国家博物馆举办和参加线上国际会议等活动共9次。2021年5月,国家博物馆正式成为国际博物馆协会团体会员。7月,国家博物馆馆长以视频连线方式出席第十一届中日韩国家博物馆馆长会议。10月,国家博物馆成功组织召开上海合作组织博物馆联盟成立大会,来自上海合作组织8个成员国的9位国家级博物馆代表参会。10月,国家博物馆馆长视频连线参加第二届金砖国家博物馆联盟大会暨学术论坛。11月,国家博物馆牵头的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以视频方式召开第二届联盟大会,来自亚洲、非洲、欧洲以及大洋洲15个国家的22个国家级博物馆和机构代表出席会议并发言。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年内吸纳新成员3家,成员总数达166家,其中国际机构55家。联盟网站发布中英文资讯285条,《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月刊》中英文各12期。
八、文创开发
打造具有鲜明国博特色的文创产品,全年自主研发“国博衍艺”新品60余款,200余个单品(SKU)。以国博日历、元宵行乐互动解谜书、天官夔九盲盒、榫卯小兵人、国博衍艺×KACO国风系列笔为代表的一批原创产品获得了市场充分认可。国博日历、元宵行乐互动解谜书获评“十三五全国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优秀成果”。与蚂蚁集团合作上线多款数字文创藏品,通过数字手段让文物更为贴近青年人的生活。
“国博美馔”推出《百花图》花果茶、来自月球的土特产、探月系列棒棒糖、国博美粽端午礼盒、《赤壁赋》中秋礼盒、大盂鼎饼干、文创雪糕(四款) 10 款产品。
利用红色文创联盟的平台优势,汇集全国15家红色博物馆、纪念馆的优秀产品,率先打造全国红色文创展销区,全面开展 IP 授权业务,拓展 IP 合作品牌和合作形式,与蒙牛集团、吴裕泰、海尔、片仔璜、冷酸灵牙膏、平安银行、蚂蚁集团等近10家公司或品牌开展合作。